(新春走基层)养老服务业迎新春热潮 青年守护“银发族”家味年味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养老服务业迎新春热潮 青年守护“银发族”家味年味

AV国産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哈昂哈昂哈昂动图-h1dfErKEASdR-(新春走基层)养老服务业迎新春热潮 青年守护“银发族”家味年味。

  中新网成都2月11日电(王利文)“还是手写春联有年味,不仅装点家门,更传递了爱与祝福。”甲辰龙年到来,给四川成都的家中换上新鲜出炉的“春满人间”字样春联后,68岁的李德芳难掩喜悦。

  李德芳这份特别的礼物来自不久前的一次社区活动。“00后”志愿者杨佳琪的团队请来专业书法老师,专程为社区老人挥毫泼墨。活动现场,一副副春联铺满桌子,墨香四溢,等待沾沾迎春福气的老人们大排长队,很是热闹。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16.4万人,占人口总量的21.7%,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在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下,构建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形态。春节期间养老服务业更是迎来热潮,不少年轻面孔坚守岗位,推出各类暖心服务,守护“银发族”的家味与年味。

  “金土社区算是‘老年型社区’,2万余人的总人口中,老年群体约占20%。”金土社区党委书记廖飞宇介绍,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了医、养、教的养老综合体,对独居、困难、残疾老人还提供了心理健康干预等特殊服务。为了营造节庆氛围、丰富老年生活,社区积极对接周边高校,举办了这次新春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有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和可以利用的寒暑假,与社区治理所需一拍即合。”负责组织活动的杨佳琪不仅是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学生,还是一家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的法人代表。其公司14名团队成员大都是“00后”大学生,致力于用非遗、康乐、健康等活动,鼓励老人“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治理和文娱兴趣活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在四川,近年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成型,孤寡老人关爱行动和失能老人照护行动惠及200万困难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监护、陪同就医……即使在春节期间,护理员范润强的居家养老服务也没有停歇。他所在的这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注于为农村老人、残疾老人等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团队20名护理员脚步遍及成都周边10余个乡镇,每年上门服务超20000人次。

  从业八年,范润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感情深厚,他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是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老人精神上的陪伴。“服务过程中,独居老人对护理员最初的抵触情绪渐渐转变。过年过节更是像等自己孩子回家一样,期待我们上门”。新的一年,范润强期望,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

  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力量,“90后”退伍军人李清龙和他的退伍军人家政团队在上门服务过程中观察到,老年人家庭的订单逐渐增多且呈扩大化趋势。针对老年群体的家务困扰,他们推出了针对性 服务:重点清理需要爬高爬上的危险区域,为患病老人分类药品并检查保质期等。凭借这份细心,他们积累了不少“银发族”客户资源,春节前后更是进入了“爆单”模式。

  为辞旧迎新,73岁的“年卡客户”王绍基提前预约了李清龙的团队上门新春大扫除。看着这群手脚麻利的年轻小伙为家里扫尘除垢,老人连连感慨:“他们不仅做事专业,还会抽空陪我们聊聊天、浇浇花。一次打扫下来,家里和心里都‘焕然一新’。”(完)

  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枚CPU芯片,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退休之后,她继续发光发热,成为龙芯研发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index.p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