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的“衣钵传人”只买了五个股票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5-18 01:40:28

  芒格的“衣钵传人”只买了五个股票

  来源:华尔街见闻 郑孝杰 

  2023年11月末,一位华人投资家正在亚洲商务旅行。途中,这位投资家接到了查理·芒格家人的来电,被告知芒格生命垂危的意外消息。随即他立即搭乘航班返美,送芒格最后一程。

  2024年5月,这个投资家管理的投资公司公布投资组合,20多亿美元市值,集中持股只有5个。

  而且,就是这个为芒格家族打理大部分资产的年轻华人,出手持有的重仓股竟和伯克希尔有很多渊源。

  他是谁?

  他创设的投资机构又看重了哪些股票?

  芒格“亲传弟子”

  在国际基金圈,李录是重要的华人投资经理,同样有名气的是他的资管机构喜马拉雅(后简称“喜马拉雅”)——因为该公司担纲着芒格“老爷子”家族资产的管理职能。

  据说,该公司受托了至少一半以上的芒格家族资产,而且为芒格家族赚了许多钱。

  还有说法称,正是因为他的推荐,伯克希尔旗下公司买入了比亚迪,怒赚38倍以上。

  当然,上述这一切都与他和芒格的密切渊源有关。

  重仓五个股票

  据美国证监会(SEC)的信息,喜马拉雅在美股市场有超过20亿美元的仓位,但仅持有5个股票。

  这其中,伯克希尔就是巴菲特任职的公司,而美国银行、苹果公司均为巴菲 特重仓股。

  上述选股品味和巴菲特有异曲同工之妙。

  头号重仓是谷歌

  但真要说重仓,喜马拉雅的核心投资是谷歌。

  前述统计显示,喜马拉雅持有谷歌的A类股GOOGL共计254.3万股,占比16.7%;持有谷歌的C类股GOOG合计304.4万股股,占比20.5%。

  喜马拉雅合计对谷歌持股超过37%,也就是接近组合的四成,堪称最为看好。

  谷歌是美国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早期因其搜索业务而备受关注,如今它也是美股中AI的代表性公司,最新市盈率在26.7倍左右。

  从喜马拉雅对谷歌、苹果的投资,足见喜马拉雅的独特投资思路。

  为两位客户打理资产

  另据美国证监会(SEC):截至2024年3月末,喜马拉雅资本申报的受托基金资产规模为22.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披露资料显示这家对冲基金旗下有两位客户,但具体身份并无公开信息。

  其一自然是芒格家族,另一位会是谁?

  选了冷门股

  除了已经为大众熟知的几个公司外,喜马拉雅的投资组合中有一家相对冷门的上市银行——华美银行。

  组合显示,喜马拉雅把其持股的近10%投在了华美银行身上,比重更是超过了对苹果公司的配置。

  据悉,华美银行位于美国南加州,以美国和华裔人群为主要市场,总资产位居美国前三十大银行。

  喜马拉雅对这家银行的第一次投资时间或为2023年一季度。

  成功投资比亚迪

  李录目前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是对比亚迪的投资。

  早在2002年,李录就通过自己的对冲基金买入比亚迪,成为基石投资者,首笔投资占总股本的1.67%,在这家车企当年还“默默无闻”时。

  之后他成功说服芒格“看清”了这只股票的深度价值。

  到了2008年,伯克希尔开始大手笔投资比亚迪,一次性买入这家公司H股2.25亿股,持有至今日,实现了长达十五年的“长跑”。

  就在2024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回忆芒格以往总会顺着他的意思,但只有两次和他拍了桌子,让他“买买买”,一次就是芒格建议巴菲特入股比亚迪。

  由此可见,李录对于这对股神组合的影响力之大。

  曾拿下诸多“名票”

  梳理持仓历史,喜马拉雅对于权益资产的把握十分有感觉。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他从比亚迪基石投资者,到长线持有者,持有的二十多年间收益接近200亿港币,最大收益率超38倍。

  再比如,喜马拉雅对银行股的看好,让其曾在港股市场大赚一笔,瞄准的猎物就是港股的邮储银行,2020年12月开始大举买入,不到两年时间对邮储银行持股比例就超过总股本的6%,一度浮盈超过26亿港币。

  实际上,这笔投资的同期很多投资者并不看好银行股,认为其基本面有着很多瑕疵,但喜马拉雅上了一堂抄底之课。

  实际上,自2016年喜马拉雅美股持仓曝光后,从最初1亿元美元规模,已经增至如今超20亿美元。

  这或许说明喜马拉雅的大客户,对操盘手越来越信任。

责任编辑:郭明煜

人们回家的选择更多了

  火锅市场因为呷哺集团格外沸腾。1月10日,呷哺集团的股价变成了业界关注的重点,该公司早盘低开超7%,报9.14港元/股。业内猜测,呷哺集团股价下跌与其股东售卖股票的消息存在较大关联。

  尽管如此,微软更新的脚步丝毫不慢,2021年10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11,据悉,Windows 11会保持一年一更的节奏,每年下半年上线,支持时间24个月,而企业客户则为36个月。

  消费者选择权被压制的另一面,是服务商逐利行为的膨胀。不得不说,服务商“杂耍”玩多了,“套路”玩多了,短期内的确能得到不菲的利益,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如果凭借游戏规则就能获取利益,那么企业的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就没那么重要了。长远来看,服务商此类行为不仅寒了消费者的心,更可能使服务商失去创新的动力。在同行竞争中,既然选择了一叶障目、竭泽而渔,就必然会丧失做强主业、做好服务的机会。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青海祁连1月10日电 (李江宁 朱丽)记者10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油田”)获悉,2022年,青海油田天然气产量再次突破60亿立方米,连续12年实现60亿立方米以上稳产,为保障中国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四省区天然气供应提供了强劲支撑。

  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与肯定

陈淑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