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来源: 企业网
2024-06-02 03:40:40

  中新网常州6月1日电 题: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作者 肖玉笛

  2023年常州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67.8万辆,产量翻番,出口百倍增长。常州正站在新能源的风口,御风而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5月31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了解新能源汽车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并完成高质高效的生产。

  步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总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小象灰和黑色经典配色的理想L6车型。在这里,平均每72秒下线一台汽车,一天能下线800台左右。当天,理想L6第20000台量产车也正式下线。

  理想汽车智能制造负责人李斌表示,新能源汽车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将成为理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仅体现在汽车本身,也体现在一个企业对于工厂的定位。他认为,工厂不再是生产的场所,而是可持续更新迭代的产品,在不断数字化创新中打开汽车生产的新局面。

  区别于传统汽车生产车间的嘈杂和人员繁多,理想车间内整洁有序,工厂以“超级大脑”赋能产线,点焊、自冲铆接、喷涂等多项工艺自动化率达到了100%。两个6轴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仅仅50秒便将一个1.26平方米的一体式全景天幕安装完成。

  理想焊装车间工艺质量总监吴锦文是一名在理想工作了8年的老员工。在他看来,理想对生产线有着极致的追求。从生产理想ONE的车间升级为生产L6的车间,其综合自动化 率已经超80%,高出过去约10个百分点。

  理想常州制造基地工艺经理李德裕表示,基地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达到中国国内一流水平,通过全栈自研的智能制造大脑Li-MOS系统,以及连山云端预警系统等,实现了数据驱动生产,保障了高效生产和车型质量的豪华品质。

  2023年理想常州工厂完成对车间的产能升级,在更换车型以及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理想也在反哺常州。

  李斌去年10月表示,截至当前,该厂大约有30%的零部件来自常州采购,与众多配套供应商建立了本地化供应关系,并在周边地区建立了工厂。此外,还有一些自研、自制的关键、核心零件也会放在常州。

  事实上,早在2013年前后,常州便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中敏锐发现巨大前景,布局新能源产业。深耕十余年,才能坐热冷板凳。

  目前,常州已经实现由理想、比亚迪两大整车“链主”与动力电池龙头,牵引多个零部件配套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悉,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居首。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常州,激发创新活力。(完)

  公开简历显示,杜秉海1976年5月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条件财务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人事教育处副处长,条件财务处处长,办公室主任。2018年8月,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21年6月,任丹东市副市长;2021年9月,任丹东市委常委、副市长;2022年8月,任本溪市委副书记。

  进入7月,不少在郑州的新能源车主称,市域内几乎不同品牌新能源充电站迎来涨价,相较于平日最便宜的“深夜阶段”,涨价后的充电费用,涨幅接近一倍。类似于特来电、联合等品牌充电站充电价格相较之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涨,涨幅均在30%以上。

  会见中基辛格表示:“我此访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几十年来,基辛格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重要积极贡献,中方多次亲切称其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但基辛格本人就访华身份、立场进行强调,此前非常少见。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国家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意见》提到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在经济参与者之间创造了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让民营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实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公正的竞争,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全社会创新动力。

  克里此行恢复了中美之间在气候领域的对话。他7月19日结束访华行程时表示,此行“非常融洽”且“富有成效”,他和中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双方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明确的一致,未来一段时期内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

  澎湃新闻7月14日查询时注意到,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目前仅列出局长刘焕鑫一名局领导,而此前担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夏更生、黄艳、李敬辉已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原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蒋天宝则在今年6月中旬履新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程孝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