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猫冬”变“忙冬” 内蒙古大棚经济渐升温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8 16:31:31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4日电 题:“猫冬”变“忙冬” 内蒙古大棚经济渐升温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曾经,春种、夏管、秋收、冬闲是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生活的写照。如今,暖棚种植一改农户农闲时节“猫冬”的旧习俗,为冬日里的乡村增加了活力和“财力”。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春色满园。走进通辽市开鲁县一家生态农业公司的温室草莓园里,一股果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叶子下掩映着红彤彤的草莓,一派绿意盎然。

  一颗颗草莓娇艳欲滴,游客边品尝边采摘,欢声笑语中,享受着田园采摘的悠闲与惬意。“现在外面天寒地冻,大棚里却是生机盎然,草莓口感也特别好,我们采摘得很尽兴。”游客林珊珊说。

  温室草莓园负责人刘海静告诉记者,温室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蜜蜂辅助授粉,让果蔬口味更佳。

  “我们共有5个采摘棚,其中2个小柿子棚、3个草莓棚,草莓采摘是从去年的11月左右开始,一直能持续到今年4月左右。现在每个棚子草莓产量2000斤左右,年收益大约6万元钱。”刘海静说。

  这几天,开鲁县大榆树镇古榆农业生态园里的甜瓜同样抢“鲜”上市,游客或是与亲朋结伴,或是与家人同行,共享采摘乐趣,体验收获喜悦。

  “在寒冷的冬天能吃到这么新鲜、脆甜的甜瓜,心情也一下变好了。马上过年了,我打算多摘点送给亲戚朋友。”游客常玉雪说。

  2023年,开鲁县争取内蒙古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00余万元,采取“政府+企业”的运营模式,在黑龙坝镇、大榆树镇实施设施农业小区建设项目,项目占地415亩、建设蓄热节能日光温室32座。

  开鲁县农牧局种植业管理股负责人王晓磊介绍,这些小区采用隔湿透光保温被、水蓄热系统、立体通风系统、智慧物联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实现冬季零供暖、反季种植,确保果蔬错时上市、增加收益。

  “目前,32座温室共种植7大类30多个品种,香瓜、黄瓜、豆角、口感番茄已经陆续开园,销售十分可观。”王晓磊说。

  反季节果蔬种植,不仅让游客能够吃到本地的新鲜果蔬,还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新路径。

  开鲁县设施农业面积已经发展到了1.2万余亩,形成了以榆树林村、飞机场村、电报局村等为代表的一村一品设施农业专业村,示范带动农户2万余户,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

  在距离开鲁县1500公里之外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十份村食用菌产业园,一排排菌菇大棚整齐排列。

  2023年,产业园在种植香菇的基础上,试种了4个平菇温室大棚。这段时间正是平菇采收时节,一排排一尺长的食用菌袋摆放得整整齐齐,朵朵“小伞”破袋而出,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平菇。

  “从10月份开始采摘,4个棚每天能采1000多斤平菇。”技术员曹洪斌说,香菇目前处于菌包育菌期,明年春季移入出菇棚。

  在明安镇羊肚菌产业园新建的42个石墨烯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翻耕平整土地,为羊肚菌种植做好准备。

  “2021年建起的100栋大棚已安放营养包,预 计采30万斤的鲜货量。”负责人秦

  47岁的张丽霞是先锋镇苏木图村的农民,园区建立后,她从最初的清洁工成长为大棚“管家”。目前,她管理着10栋大棚,从套菌包、注菌、挂包、采摘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全程参与指导,每天还要控制好大棚的温度湿度。

  “家里有70多亩地,现在不光能照顾家里,管理大棚还有一份可观的收益,生活越过越富裕。”张丽霞说。

  如今,乌拉特前旗已建成食用菌育菌、晾晒、种植设施大棚454栋,年产各类食用菌共307吨,年产值1700余万元,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民300人就地就业。

  与此同时,小佘太镇香菇、明安镇羊肚菌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先锋镇全力打造建设全国最大芦耳生产基地,全旗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一菇独秀”到“多菌齐放”,为乡村振兴撑起“致富伞”。(完)

  “作为筹集资金建设专项工程而发行的债券,专项债额度的提高,也给了各地密集开工重大项目的底气。”洪涛说道。

  ■1月9日

  据记者梳理,春节前后,各地纷纷推出政策措施鼓励餐饮业发展,如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发放消费券等。例如,1月28日,浙江省商务厅发布数据,杭州市分三轮发放2000万元餐饮专用消费券,同时为在杭务工人员发放600元消费券;宁波市县联动,2轮发放6亿元消费券,涉及10多个券种,已撬动销售金额12.34亿元。1月29日,《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印发,提出对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创新业态、模式及创意活动和对消费市场增长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支持,每年奖励上限为零售企业100万元/家、餐饮企业50万元/家;市、区联动发放餐饮、零售专项消费券等。

  2021年年底,一家商业综合体在位于上海的苏州河畔开业,因其独特的造型,一时间成为“网红商业体”,不少人带着无人机到这里航拍,给附近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干扰,附近警方也陆续接到与无人机扰民有关的报警。据了解,该小区所在地并非禁飞区域。

  朱玉文,男,汉族,1963年4月生,黑龙江双鸭山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大学学历。

  据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此前通报,2022年10月15日8时许,胡某宇家属及老师到公安机关报警称,胡某宇于10月14日晚在致远中学校内失踪,连夜寻找未果。接警后,公安机关立即受理处置,调集警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搜寻、发布协查。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教体、城管等部门,联合平安义警、蓝天救援、绿舟救援等社会力量,持续搜寻胡某宇的踪迹。

寇欢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