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青少年走进滇南历史的天空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3 02:01:15

  中新网红河6月21日电(记者 缪超)位于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是中华名吃过桥米线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有美食,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21日,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华裔青少年们品尝美食,探访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滇越铁路蒙自碧色寨站等。

  盛于大碗中的高汤,表面上不冒一丝热气,但由于汤面浮有一层铜钱厚的热油保温,汤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95摄氏度以上,1秒煮熟蛋,5秒烫熟肉……一招“无火烹饪”绝技,让过桥米线“常鲜”300年。

  12岁的郭奕涵胃口大开,连吃两碗米线,“过桥米线里有各种肉类、蔬菜,内容丰富,味道鲜美,我很喜欢。”

  “可以说过桥米线是中原与边地饮食习俗完美融合的结晶。”蒙自过桥米线文化展示中心讲解员介绍,米线制作方法在数百年前从中原传入西南边疆,而过桥米线有生鱼片、生脊肉片、生鹌鹑蛋等,受到了边疆民族“食生”饮食习惯的影响。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华裔青少年们也了解到美食背后的文化历史。郭奕涵表示,他想品尝到更多中国美食,并从美食中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内,摆放着几把“火腿椅”,这种椅子右侧有块扶手板,形似云南火腿,学生落座椅子,便可在扶手板上记笔记。15岁的吕堃禹说,“在美国的校园里也有类似的椅子。”

  “诞生于抗战烽火的西南联大发明了‘火腿椅’,为的是节约课桌经费,扩大教室使用空间。”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讲解员向华裔青少年介绍,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往长沙,后又西迁昆明、蒙自等地,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云南虽尽力保障西南联大校舍建设,奈何财力物力有限,只能一切从简,师生生活较为艰苦。但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8年间,华罗庚、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一大批名师巨匠,在简易校舍里鼎立治学研究,坚持为国育才。从西南联大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 、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2位两院院士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

  吕堃禹深受感动。他告诉记者,当年西南联大学子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为的是促进中国科技文化的进步。更加可贵的是,联大师生还在课余时间教蒙自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离开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华裔青少年们踏上一条有百年历史的米轨铁路。这条连接中国昆明与越南海防港的米轨铁路有着古老的名字——滇越铁路。1910年滇越铁路诞生,让中国横断山脉腹地与世界连通,为当地带来第一个水电站、第一家电报局、第一家外国银行、第一个酒吧……,埋藏在横断山脉的锡矿也经由滇越铁路出海,源源不断地运往法国。

  15岁的丁浩森站在锈迹斑斑的米轨上,联想到如今中国的高铁,他曾搭乘高铁动车去过中国多座城市,“中国高铁动车平稳快速,缩短了人们之间交流交往的时空距离。”他为祖籍国交通的发展倍感欣喜。(完)

  面对坚果行业的行业级硬伤,洽洽凭借自己多年来的全产业链布局,果断打响了坚果行业“新鲜保卫战”的第一枪。

  云南省政协委员、香港金源恒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哲猛今年带来了关于促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议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生产出优质中药材,并与港澳进行中药材产业的深度合作交流,共同促进中药产业发展,让“云药”走向世界。

  双方一致同意后续将进一步保持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也有不少风浪与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前进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我们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攻坚克难、奋进拼搏,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防,是科学精准,汇智聚力;

  为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目标,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比亚迪发挥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示范,强化企业碳排放行动和管理,通过绿色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低碳转型。

黄冠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