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安徽研学:习武探徽风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1 08:08:12

  中新网合肥6月19日电 (记者 赵强)“我从小就对中华武术感兴趣,6岁开始学习武术,至今已有10年。现在每个星期都会练两三次,每次两到三个小时,这次来安徽的目的就是想感受专业的武术学习与训练。”新加坡华裔学生启航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日,由安徽省侨办组织的“徽风探源——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安徽行”活动正在安徽进行,来自新加坡的近20位华裔青少年在皖学习武术、赴徽州古城开展文化研学活动,沉浸式体验“徽风皖韵”。

  据新加坡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胡刚介绍,作为第六届“一带一路”新加坡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研学之旅,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风景之美、发展之快。在为期10天的研学活动中,新加坡华裔青少年与安徽的青少年、运动员共同研习武术,沉浸式体验徽风皖韵, 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

  胡刚是一位旅居新加坡10多年的安徽籍侨胞,自2007年旅居新加坡以来,学武出身的胡刚就一直没离开过武术圈。带领学生参加各大国际武术赛事、担任新加坡教育部青少年武术队首任武术教练、创办新加坡国际武术文化交流中心、组织新加坡国际武术文化节……十多年来,他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奔走不歇,为促进国际武术文化交流积极牵线搭桥。

  胡刚说,今年新加坡国际文化节将于7月底在新加坡举办,作为安徽人,他将在文化节上重点展示“安徽元素”,向世界推介安徽最新成就。“此行很多老师和孩子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了解和认识新时代中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安徽,希望华裔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陈金辉是此次新加坡华裔学生们的武术教练兼领队,第一次到安徽的他,对这里的一切也充满新鲜感。他说,带孩子们来安徽练武,主要是想把他们基础打好,然后让他们多见识专业武术运动员是怎么训练的,让学生们多了解专业运动员的生活习惯。

  陈金辉告诉记者,在新加坡,之所以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武术,不单是因为武术是一个体育项目,可以用来强身健体,更多的是让他们多理解中华文化和武德理念,将他们在武术中所学所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习惯里。(完)

  比如情景民谣《乡村合伙人》,就讲述了一个乡村小镇因为年轻创业者的到来,村容变美丽、产业多样化,并吸引了更多创业者和返乡青年回乡村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故事,让台下村民有同感、能共情。

  “在此次无物业小区清零行动中,我们通过建立红色物业党建联建机制,让无物业企业管理的小区在党组织引领下,动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调各方合力解决居民诉求。”岱山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林海如是说。

  <strong>返校有哪些要求?</strong>

  “我年轻,这个时候最没负担,所以我理应冲在战‘疫’的第一线。”轻巧的话语背后,是3年来一大半时间封闭在高墙内的连续坚守,少则10天,多则四五十天。即使脚踝有积液,张虹在监区也依然每天步数超万步。

  江西今年持续打好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大交通”、大南昌都市圈轨道交通、水利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攻坚行动”。

  贺一诚当日联同特区政府5位司长宴请本地中文传媒负责人。他说,3年疫情期间,本地新闻工作者始终站在前线,凭借客观的报道和公信力,在减少疫情为居民带来的忧虑、增加公众对特区政府施政的关注、提高社会在复常复苏过程中的信心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许淑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