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丨何为“高温天气”,又该如何防暑降温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3 04:40:02

   端午小长假告一段落,可持续的高温并未退去。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8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迅速发展,山 东、河北地区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已超40℃。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梁莉提示,高温天气持续不断,增加了人们中暑、热射病出现的风险,防暑降温不容小视。

一文读懂丨何为“高温天气”,又该如何防暑降温

6月9日发布全国最高气温48小时预报。图/中央气象台

   什么是高温日?

   据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可被称作“高温日”。日最高气温为给定时段内气温的最高值,是前一日20:00至当日20:00之间的气温最高值。如果连续出现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则被称为“高温热浪”或“高温酷暑”。

   本轮高温天气是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有极端性。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表示,在本轮北方高温过程中,部分城市可能直接达到或已超过常年的6月高温日数。如,北京或将出现4天高温日,常年6月高温日数为3.9天;天津或将迎来5天高温日,常年为3.7天;济南或为6天高温日,常年是5.7天。

   为何会出现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表示,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受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高温发展。

   “今年夏季,我国的高温天气出现相对较早,高温天气过程较多。”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表示,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和大气环流的异常,是造成高温天气的直接影响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春季我国平均气温为12.3℃,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国家气候中心预计,6月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

   气象监测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已接近尾声,而拉尼娜现象即将出现。这是否会影响我国夏季气温?郑志海表示,拉尼娜对全球和我国的气温影响有非常大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从目前来看,进入拉尼娜状态要到夏季后期,对今年夏季气温的影响相对不大。

   如何防暑降温?

   专家建议:

   首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正午至下午三点间进行户外作业,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务工人员应科学安排时间,适当午休,在保证睡眠与体力充足的前提下,进行外出作业。

   其次,饮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西瓜、梨、番茄等富含水分与维生素、矿物质的果蔬。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品。同时,每天保证至少8杯水的摄入,减少饮用含糖或咖啡因的饮料,这类饮料不仅不能有效补充水分,还会加速身体脱水。

   第三,服装搭配要合理。多选择棉质、麻质等天然材料的衣物,透气且吸汗。此外,浅色衣物比深色衣物更能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外出时,可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冰袖等配件,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最后,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等群体的防暑工作。老年人、儿童等体质较弱,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差,有时也存在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的情况。因此,更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此时,家人和监护人应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状态,及时提供帮助,避免意外发生。

  优惠活动繁多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绿色电力接入、充电桩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3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拟跨界布局光伏业务,包括互联网公司三五互联(300061.SZ)、玩具企业沐帮高科(603398.SH)、乳品公司皇氏集团(002329.SZ)、汽车零部件产商金鸿顺(603922.SH)、钢丝绳厂商赛福天(603028.SH)、纺织企业江苏阳光(600200.SH)、服装企业棒杰股份(002634.SZ)等等,各家公司的跨界方式不尽相同,有的通过收购、设立光伏子公司,也有的轩则投资新建光伏项目。

  在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的引领下,成都市新都区升级打造了“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文化直通车”“群文艺术团”等10余个公益性文体服务品牌,为市民搭建起喜闻乐见的文化舞台。

  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旅游中长线游需求经历恢复,且游客旅游地呈现出“南北趋势”。同时,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冰雪经济”热度不断攀升,消费力释放和冰雪主题尝鲜成为冬季新的风景线。

  贾某收到某信息科技公司打来的推销电话,对方不仅能清楚地叫出其姓名,而且还问他是否有贷款需要。贾某从未向该公司留过个人信息,对方称是通过一家网络平台的推广链接得知,链接中需要输入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其后,贾某举报了该信息科技公司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公司作出责令改正并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因认为该公司在未获得自己同意的情况下,以牟利为目的将获取的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用于电话推销,侵害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权和生活安宁权,贾某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某信息科技公司向贾某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00元。

高婉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