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欢迎全面“撤辣” 憧憬楼市回暖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7 16:16:57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8日宣布楼市全面“撤辣”(撤销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获各界支持,认为措施降低买家的入市成本,将有助楼市回暖。

  陈茂波当天发表新一份政府财政预算案时回应业界诉求,宣布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 、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特区政府自2010年11月起推出措施,要求买家在购入住宅物业后24个月内转售,需缴交5%至15%不等的额外印花税;2012年10月再推出买家印花税,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购入住宅物业需缴交15%买家印花税;2016年11月推出新住宅印花税,全面提高住宅物业交易的从价印花税税率至划一的15%。

  近年来,特区政府适时调整“辣招”,去年10月便调整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3年缩短至2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以及为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安排。不过,房地产业界认为在经济疲弱背景下,措施刺激力度有限,全面“撤辣”呼声日益高涨。

  记者了解到,当日“辣招”撤销后,各区地产代理门店张贴标语,憧憬楼市迎来复苏,不少潜在买家也约地产经纪物色住宅单位。

  利嘉阁地产总裁廖伟强认为,“撤辣”令楼市恢复自然调节,相信未置业人士、投资者和内地买家会陆续回流市场,令交投量回升至“较健康”水平,对整体楼市发展实属好事。未来,配合外围息口回落、本地经济增长,以及人才流入等,相信全年楼价将回升。

  会德丰地产副主席黄光耀表示,全面“撤辣”减低了买家的税项负担,刺激港人和海外人士、投资者重投市场。

  “撤辣”会否令楼市“炒风”再起?大部分意见表示不担心,认为当下市况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去年“减辣”后也未见“炒风”,现今楼市需要资金流入,加上减息等因素配合将大幅回暖。

  “目前市场利率较高,美国最快要到今年第二季后期才减息,香港的银行其后才跟随减息,到时需求才会增加,所以短期内楼价不会有很大升幅。另一方面,近年特区政府大幅造地,地产商也持有大量货尾,可见楼盘供应充足,因此预料‘炒风’不会重现。”香港恒生大学市场学系高级讲师殷辉告诉记者。

  同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调整物业按揭贷款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及其他相关监管要求,包括调整自用住宅物业及非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暂停实施物业按揭贷款假设利率上升200基点的压力测试要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即使推出以上措施,香港银行体系仍有充裕的缓冲去应对楼价一旦出现大幅调整的挑战。适当调整逆周期措施可减低对市民楼宇买卖活动的影响,局方会因应市场情况推出合适的措施。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称,全面“撤辣”将有助经济重拾增长动力,并恢复市民和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前景的信心。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减轻市民的置业财务负担,令有置业需要的家庭受惠。(完)

  程晓陶提到,根据城市级别、流域重要性等因素,国家对不同的江河有专业的防洪设计标准,地方不能随意提升。理论上,一个城市在规划时,重要的基础设施、居民区、工厂应尽可能避开易涝的高风险区。但在国内,土地资源紧张,“人和水争地不可避免”,导致一旦受淹,损失严重。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要实现更精准的天气预报,需要资金和很强的技术能力,而且要精确到较小区域尺度,“目前还做不到这么精细化”。北方城市发生这种极端暴雨的频次较低,对于其形成规律,也缺乏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同时,多位专家还提醒,预警也不能过度发布,最近几年由于频频发生一些突破“历史经验”的极端天气事件,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担心事后追责,日常发布预警的频次过高。这会给地方政府和公众造成“狼来了”的感觉,不利于真正发生灾害时的动员。

  “‘7·31’以前,学区房的价值100%体现在学区,楼龄、房型、朝向这些都是附加值,顶多再加20%~50%。但‘7·31’以后,学区价值占比大降,楼龄等房产特性本身的价值凸显出来。”刘敏告诉记者,在市场上,这意味着楼龄越新的房子越稀缺,议价能力越强。

  多位受访者还表示,公众对公职人员触犯刑法,了解最多的是受贿罪、贪污罪等,对高利转贷罪认知非常有限,这也让一些人即便知道身边有人存在这种行为,也意识不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有受访者表示,他身边的公职人员认为高利转贷行为挺正常,甚至这属于会理财的聪明人。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6日发布博文称,云形成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大气圈当中完成的。而地震是发生在岩石圈里面,所以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云可以预示地震的发生。网上所谓的“地震云”,主要是高积云与层积云两种。高积云的出现说明天气很好,层积云的出现代表会有降雨,与地震其实并没有任何关联。请大家明辨真假,不信谣,不传谣。

  顾清的女儿今年两岁,一家人户口都在丰台,居住的房屋在老人名下。今年5月,北京二手房交易不及预期,顾清看到相关报道后,认为出手时机快要到来,便从6月开始看房。由于这是夫妇俩的首套房,预算相对充足,“未来政策不明朗,但德胜的资源毕竟还是最好的,我们看房龄新的房子,贬值风险也小。”

张瑞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