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庆祝首个“国际马铃薯日”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1 05:20:47

  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位国内外马铃薯领域顶尖专家,他们就马铃薯的种质资源培育利用、产业发展和人工智能创新实践等进行分享与讨论。活动期间,与会代表们前往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延庆科研园区试验田,观摩人工智能在田间的品种检测以及由国际马铃薯中心培育的马铃薯育种材料,并讨论了马铃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马铃薯智能育种、马铃薯野生种质资源抗晚疫病基因的挖掘利用等多个业内关心的话题。

  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国际马铃薯日”,以宣传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改善民众生计、保存当地知识和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指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开展全球庆祝活动。今年“国际马铃薯日”的主题为“多样性资源,托起未来希望”。围绕这一主题,中国多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5月中下旬,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在三地分别举办活动庆祝“国际马铃薯日”,分别是湖北恩施的“恩施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云南大理的“马铃薯多样性洱海论坛” 和安徽濉溪的“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观摩培训会”。三场活动从不同角度聚焦马铃薯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活作出的贡献。

  “今年又是一个团圆年,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好千家万户的年货,让大家都能开开心心过个好年!”佘文林笑道。(完)

  据去年8月末水利部消息,旱情高峰时,长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积达到6632万亩。这几乎是整个湖北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当然,受灾面积并非绝收面积,据专家前期指导抗旱工作时实地了解到,2022年各地持续整治盘活撂荒农田,粮食面积有所扩种,这也意味着即便旱情影响到秋粮,最终的粮食产量不会有太大浮动。

  若是细细数来,除了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的旱情,最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者与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从未停止过交手。

  尽管航天育种中,航天格外引人注目,但实际上,航天,只是航天育种中的一环,是获得变异的关键环节,在此之外,真正育成一个品种,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可选消费

  2022年是砥砺奋进的一年,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健康,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做好金融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日前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在服务实体经济,稳企纾困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上,保险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长9%,保险业赔付1.5万亿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赔付金额较年初增长11.26%。

吴馨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