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从丝绸之路走来,中阿这样缔造“南南合作”典范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2 11:52:34

  中新网6月1日电(陈彩霞)5月28日至6月1日,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2024年是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中阿关系为何越走越近?作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典范,中阿合作可能在哪些领域取得突破?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林丰民就此接受中新网采访,并进行深入解读。

  “南南合作成功典范”

  谈到此次阿拉伯四国元首同期访华,林丰民表示,这次来访的国家都具有代表性,埃及、突尼斯是北非阿拉伯大国,阿联酋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巴林则代表西亚海湾国家。四国来华拓展多边合作对“推动中阿合作意义重大”。

  林丰民还说,此访还表明四国认同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阿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看好中国未来发展”。

  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实施了200多个大型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国。

  林丰民尤其指出,中阿合作树立了“南南 合作的成功典范”,而且未来双方仍有很多能深化合作的领域。

  其一,能源合作。当前,中阿“油气+”合作模式深入推进,各方形成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炼化、储运能全产业链合作,未来中阿在可持续清洁能源方面,特别是电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方面可加强合作。

  其二,技术合作。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和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技术,对阿拉伯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其三,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阿拉伯国家需要发射卫星增强通讯能力,而中国在这方面技术稳定,多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中国还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升中阿合作质量。

  其四,新兴互联网产业合作。比如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加。

  “人文交流是一扇门”

  从古丝绸之路一路走来,中阿人文交流不断,历久弥新。中国武术、杂技表演等中华传统文化,广受阿拉伯年轻人喜爱。林丰民表示,“人文交流是通往各领域交流的一扇门。”

  他还指出,旅游方面的合作最容易推进中阿关系的发展。埃及、阿联酋等国对中国开放落地签,可以吸引更多中国人去参观埃及金字塔博物馆、卢克索神庙、帝王谷和王后谷等景点,感受中东古老文明的魅力。

  “我看好未来中阿之间的旅游合作。”林丰民指出,中国未来可能会对更多阿拉伯国家开放旅游免签,以吸引更多阿拉伯游客来华参观游玩。

  谈及巴勒斯坦问题,林丰民则表示,中国一向支持的“两国方案”,符合中东地区的发展期待。他称,中国除了在国际社会协同多国支持巴以尽快恢复和谈,还努力促进巴勒斯坦内部的和解。

  除了政府层面上,林丰民表示,他曾参与组织过中巴以三方关系学术研讨会,把各国学者和外交人员聚集在一起,商讨三边关系及中国在推动实现巴以和平中所起的作用。“这说明,中国民间也有意愿来为促谈劝和贡献力量,为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贡献智慧。”他总结道。(完)

  “不断将眼下问题解决好,是为实现远景目标做准备和铺垫。”杨竺松说,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经济发展是推动民生改善的第一动力,中国正在逐步加大民生投入。

  现在有关这类话题的讨论已经登上了不同社交媒体的热搜榜,部分媒体和专家预测,即便C罗现在看起来无法在五大联赛的豪门球队立足,但来到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亚洲足球赛场,他应该还会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获得成功,毕竟“总裁”的实力就摆在那里,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至少从他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任何理由去“摆烂”的,否则也对不起他那几个亿的大合同。

  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中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从年头到岁尾,总书记念兹在兹是人民。在他心中,人民永远在最高的位置。夙兴夜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勇毅前行,以“我将无我”的情怀领航掌舵。

  据悉,魔幻新杂剧《造梦师之秘境》首演以“线上直播+线下演出”的方式同步进行,多家平台直播惠及线上观众超150万人次。(完)

  在研读博士后,王鹤龄放弃了在欧洲就业的机会,选择到大陆创业创新。

张梦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