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六旬“急诊老兵”:抢救伤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6 07:22:48

  中新网西宁3月22日电 题:青海六旬“急诊老兵”:抢救伤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作者 张静 张 添福 何君

  “滴嘟!滴嘟!滴嘟!”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将担架平稳抬进急诊,立刻进行插管、除颤、心肺复苏……这是医疗机构中急诊常见的一幕。

  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急诊作为急重症患者来院就诊的最前沿,是一个全年无休的地方。

  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六旬的中心主任侯明可谓是位“急诊老兵”。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侯明说,凭着“抢救伤患”这四个字,让所有急诊医护人员倾尽了心血和时间,只因为这一切都值得。

  侯明出生于医学家庭,父亲来自医疗机构,母亲也是一名儿科医生。1986年,毕业于原青海医学院的侯明,进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

  彼时,医院的急诊刚刚建立起来。他不仅是科室建立的参与者,也无疑是中国急诊事业的见证者。

  “我们科室有一个微信群,收到最多的信息就是侯明主任给我们转发的最新医疗技术的相关文章。”急救中心医生马春剑说,这么多年,侯明每天早上七点半前就到岗,手机24小时开机,不管多晚有事给他打电话都可以找到他。

  “患者把生命交到你的手上,你就要尽全力去挽救,这需要我们有足够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综合能力一定要强,才能做到‘判断快、决策准、处置稳’。”侯明说。

  当提起他的团队,侯明一脸自豪,“我们急救中心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无名英雄。大家都很有责任心、爱心和奉献精神,好多医生睡前不去病房看一眼自己负责的病患,晚上都睡不踏实……”

  过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侯明坚守在病区,与病房里面的医务人员肩并着肩,与病房里的患者心连着心,早早地来,晚晚地回,回到驻地还要保持手机畅通,时刻准备着随叫随到。

  他说,作为医院里最前沿、最特殊的一个科室,急诊承载了太多生命的希冀。

  2023年10月的一天,急诊接到一位21岁因药物中毒的患者。“患者送达医院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呼吸,为了抢救患者,全科医生齐心协力,默契合作,经过心肺复苏、血液净化等一系列紧急治疗,三天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马春剑说。

  中毒、感染、呼吸衰竭……很多来急诊就诊的患者,处于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状态,有的患者涉及多系统疾病,病情复杂。扎实的“内功”、丰富的经验、十足的耐心,让侯明在30多年的急诊工作中,成功挽救患者无数,也让他成为了青海省知名的急诊科专家。

  “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危重症,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在医疗团队中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与我们的工作性质有关。而急诊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情况不一样,多数是突发紧急医疗情况下选择急诊,生理上处于应激状态,这是急诊患者的特点,所以对医生来说,每一次的接诊都是一次考验。”侯明说。(完)

  办案人员还通过综合比对民事诉讼相关证据规定,进一步提出:运用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对违法财产认定只需要取得“优势证据”即可认定。

  还有一段是,白色大熊猫身上披着一层白雪,与它的毛色融为一体,雪落在眼睛上,宛若天然的白色睫毛。迎面走来的它拖着一根竹子到树下,“咔哧咔哧”吃起来。

  《瞭望》新闻周刊2018年报道,2012年以来,福建省探索从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引进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直接挂职副县(区)长、副镇长等重要岗位干部,并配套多项措施重点培养,旨在战略性培养储备年轻干部。

  2017年法院裁定,依法没收任润厚受贿犯罪所得人民币30万元及孳息,巨额来源不明犯罪所得人民币1265万余元、外币若干及珠宝、玉石、黄金制品、字画、手表等物品135件。

  此外,广州市共有58238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6月份文化课考试,比2022年增加1355人。海口市考生共20058人,比2022年增加2533人,首次突破2万考生规模,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最高检曾发布第三十二批指导性案例,任润厚违法所得没收案入选其中。在法律界,最高检指导性案例被称为“活的法律”,是司法评判的“参照系”。

杜智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