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国县|手记:“流量”变“留量”,有些方法从未改变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1 10:26:08

  因为小龙虾,盱眙成了初代“流量王者”,早早出圈。因此,很少有县城能像盱眙这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上大学时,校园里有家“盱眙龙虾”馆子,恰好班上有好朋友也是盱眙人,每次和她一起路过,总会听她兴奋地介绍,“看,我们盱(xū)眙(yí)。”

  工作后,因为味蕾和好奇心的驱动,去过好几次盱眙。除了实地感受盱眙人烧小龙虾的独特手艺,我对其“山水城林”的城市风貌也是印象深刻——在苏中苏北平原,你很少能够看到如此有立体感的城市。

  盱眙,值得来一次又一次。

  同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也不免好奇,为什么,盱眙可以将小龙虾的故事讲这么多年,而且越讲越有滋味?

  但要知道,小龙虾并不是盱眙的专利。盱眙火了后,江苏以及湖北等多地都加入了进来,竞逐“小龙虾之都”。有的在养殖上做文章,有的在口味上做特色,有的在卖点上搞差异,可谓百花齐放,但无论如何,盱眙的江湖地位一直岿然不动。

  这背后绝不是偶然。这些年来,盱眙从未忘记对内功的修炼。

  比如在种苗问题上,自身没有太多高等教育资源的盱眙,依托靠近南京的区位优势,和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保持合作,实现借脑发展;

  养殖方面,盱眙探索推出“稻虾共生”模式,稻田中养虾,将稻田亩均效益较单纯种粮提高了5至8倍,大大激发了农民积极性和参与度;

  产业方面,盱眙由最初的“捕捞+餐饮”模式,逐步拓展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小龙虾全产业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本盘;

  监管方面,盱 眙每年都会对龙虾市场进行“体检”,并给龙虾经营户发信,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节庆方面,盱眙从一开始就注重市场的作用,每年都变换着花样,请进来、走出去,实现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办节的三大跨越……

  即便如此,盱眙深知自己仍不完美,仍在努力。这份危机感和进取心,正是盱眙小龙虾“守擂有道”的关键。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城市营销迎来了更多机会。有的城市苦求出圈之道,苦盼“泼天的富贵”降临,却不免掉入“流量陷阱”,忽视了内功的提升,让人不禁想起经典电视剧《潜伏》里,吴敬中的一句台词,“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

  平台是把“双刃剑”,“泼天的富贵”也没那么容易接。在“流量”变“留量”的问题上,有些东西并未随着时间和技术而改变。

责任编辑:郑景昕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皮尤研究中心此前调查发现,自2021年7月以来,保守派共和党人对特朗普的热情下降了7%。

  在拍摄前期,她深入观察了这个行业,并且总结出了一个画像来:“早些年间,好多暗访记者会走到坊间,甚至乔装打扮成不同的人群,比如那种走街串巷卖东西的人、乞丐、吧台小姐。我觉得暗访记者就是百变人,得装啥像啥,才能有效地去获取信息。”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2/3378364150.png" alt="" />

<strong>  平均每两天销售出一套房源</strong>

  “我们是在节目后台遇到孩子们的。”艺术团老团员徐志辉回忆起初识拉吾尕的经历,仍十分感慨,“在交往中我们得知,他们的生活极其困难,教员们月工资不足百元,有的孩子从没背过新书包,一双新鞋平时都舍不得穿,有的孩子一天跑几十里路上学……团员们当即捐出了2000元给孩子们。”

  高淳是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固城湖大闸蟹远近闻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合作联社党委带着大伙抱团干、领着大伙科学养、帮着大伙往外销,如今已有社员3200多户,螃蟹养殖面积13万多亩,3.5万当地人从中受益。然而,连年养殖造成的水生态问题以及目前市场的不利形势,促使邢青松不断思索着螃蟹养殖的新路。这次的宣讲稿他写满了6页纸,改了一遍又一遍。

张与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