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快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来源: 中青网
2024-06-20 11:57:54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汛旱灾情,各地将全面进入主汛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示各地“要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近年来,我国 乃至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灾害频发。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各地汛情、旱情、雨情发展趋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各地区各部门集中力量应对灾情、依靠科技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力有效应对各种极端天气灾害,提供了重要指引。

  当前,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广东局部地区雨情超过历史极值和前期预报。同时,北方多地高温持续,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河南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高温少雨天气,土壤失墒严重。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要及时预警预防,快速转移被困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让受灾群众有安全的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热饭吃、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要加大资源投入,用好各类设施,及时谋划修复水毁工程设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树牢“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理念,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足万全准备,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打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主动仗”。要把各项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防灾减灾救灾的组织体系,提高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水平。

  灾情就是命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时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状态,深入基层排查各种风险隐患,提前预判,靠前指挥,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在灾情面前,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让党旗在防汛抗旱一线高高飘扬。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重点谈“中国式现代化”。

  <strong>郭齐勇:</strong>儒家德治思想有优长也有局限。德治虽不等同于人治,但还是接近人治。我虽不是制度万能主义者,但还是相信制度比人强。因此,我们应理性批导(庄子讲“批导”)传统的德治思想,把它作为现代法治的补充。

  “国内市场的需求旺盛,特别是高端进口水果,网红水果,非常具有市场潜力。”该负责人表示,在智利车厘子下市之后,他们再次将目光瞄准智利西梅。这批进口水果将从成都辐射到全国市场。

  <strong>郭齐勇:</strong>“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句,出自《中庸》第二十章,是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时得到的回答。意即,为政在于得人,即识别与任用贤人;能修养其身的人,上得君之信任,下得臣民拥戴,则政务无不通达。这里强调君主表率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才能识别与任用贤人,道是天下之达道,仁是人内在的道德。

  <strong>生态持续向好</strong>

<strong>  建了一个社群 遇见有趣的人儿</strong>

李厚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