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昌非遗匠心馆 传统非遗碰撞出新火花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9 06:41:59

  中新网南昌6月17日电(巫发阳)在易碎的瓷器上刻画、在巴掌大的竹木上雕刻、将宣纸盖在鱼体上拓印……近日,走进江西南昌市西湖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非遗匠心馆,10多位非遗传承人在工作台前认真工作,市民游客们携亲带友观赏非遗作品,感受赣鄱非遗的独特魅力。

  明亮的台灯下,左手握着木牌、右手持刀雕刻,60多岁的南昌竹雕非遗传承人胡清正在雕刻,一片茂盛的竹林逐渐在巴掌大的木牌上显现出来。

  “木雕、竹雕、玉雕,这些我都会一点。”胡清谦虚地说,他已经从事竹雕32年了,相比其他竹雕从业人员,他更擅长精微雕刻,作品以传统人物、山水、花鸟为主。

  在32年的竹雕生涯中,胡清带出了20多名徒弟,这些人来自河南、湖北、浙江、广东等10多个省份,大多是竹雕爱好者。“我很欢迎大家来学习交流,这是对竹雕艺术的认可,只有更多人喜欢竹雕,竹雕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置身非遗馆内,豫章绣、豫章刻瓷、南昌鱼拓等各类精美的非遗作品令人眼花缭乱。“我是从浙江来南昌旅游的,这个非遗馆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和朋友非常喜欢传统文化,馆内丰富的非遗作品让她们大饱眼福。

  “自从进入非遗匠心馆 ,每天都有很多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来体验非遗技艺,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拓宽了我们的创作思路、打开了产品的销售市场。”万家绘染布画第四代传承人李冬妮笑着

  “非遗匠心馆成立于2022年10月,目前馆内一共入驻了16个非遗项目。”南昌市八大山人文化艺术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西湖区新联会副会长邓军龙介绍,他们希望将展馆打造成赣鄱非遗地标,促进赣鄱非遗推广传承。

  不同于一般的非遗馆设置在博物馆内,非遗匠心馆处于潮流与传统相互融合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我们这里不仅有非遗展示,还有非遗创作与非遗体验,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这样可以让游客对非遗有更深入理解。”邓军龙补充。

  当不同的非遗传承人汇聚在一起,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碰撞出新的非遗创作火花。“比如说豫章绣传承人将八大山人画作绣在册页、文创产品以及旗袍汉服上,鱼拓画技艺与扎染技艺结合制成的T恤销量火爆。”邓军龙表示,未来会吸引更多非遗传承人,促进各地域非遗相互借鉴,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完)

  2020年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2020年1至11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7个百分点。

  另有受访的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2022年12月中旬左右,在市场上普遍缺货的情况下,她曾以3-4元/只左右的价格购买过N95口罩。

  济南、扬州也均有良好表现,分别成交62和23套,打破了去年春节的零成交。春节返乡置业的购房者开始增加,不仅是三、四线城市,像南宁、济南这样的省会城市返乡置业需求也有所增加,在疫情影响消退后,一些置业的购房者将目标瞄准了家乡的省会。

  从大年初三起,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三大展区、七个主展单元,以及位于双年展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数字敦煌——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和“触梦三星堆”两大平行展全面开放,4天内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参观。其中有不少外地观众,以及部分在京过年的外籍友人。

  一通电话,带来了机会。“县里有个手套厂,您愿意去上班不?”电话那头,嘉祥县残联工作人员问。

  警察系统改革两年多 收效甚微

谢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