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穿金属:以色列使用的白磷弹有多可怕?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1 17:34:47

  中新网6月9日电(钟新军) 美联社6月5日报道称,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至少5个城镇、村庄使用白磷燃烧弹,并可能对平民造成了伤害。黎卫生部也证实,已有超170人在接触白磷后需要接受治疗。

  千度烈焰 灼皮蚀骨

  说到白磷,大家第一反应可能会想到“鬼火”。按照中学化学课本的讲解,容易自燃是其显著特点。一定温度下,白磷与空气接触就能着火,所以实验室里,前者都要放在冷水中保存。

  白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强光和烟雾,早在两次世界大战时,就被制成烟雾弹、照明弹和燃烧弹,广泛用于军事行动。

  不过,这种化学物质非常危险。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介绍,白磷燃烧温度可达800至2500摄氏度,足以烧穿金属。

  更可怕的在于,白磷烧灼程度很深,一旦沾染皮肤就会在人体内闷烧,穿透皮肉直至骨头。如果没有及时止燃并清理干净,让白磷残留在伤口处,拆除绷带时还可能遇空气复燃。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刊文称,除了严重烧伤,白磷燃烧产生的有毒烟雾,还会对接触者的眼睛、呼吸道和中枢神经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器官或呼吸衰竭。

  污染环境 损害健康

  据塔斯社披露,伊拉克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大量使用贫铀弹、白磷弹等特种弹药,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

  伊拉克官方统计,1991年海湾战争前,该国癌症发病率是每10万人中40人,而2005年这一比例已飙升40倍,达到每10万人中至少1600人。

  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管理局网站称,在美本土,如果有人向自然界意外泄露或释放450克以上白磷,都将构成重大环境事件,必须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

  而据英国《独立 报》报道,美方向以色列大量提供的M825A1白磷弹,1枚就装有近6千克白磷。

  本轮巴以冲突已持续8个月,在美方默许和支持下,以军同样频繁使用白磷弹。西班牙《先锋报》网站援引环保组织说法指出,白磷弹会污染土壤很多年,加沙正在变成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地狱之火 岂可滥用

  查询外媒报道可知,以色列滥用这种“地狱之火”早有先例。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报道称,2008年“铸铅行动”期间,以军曾向加沙发射约200枚白磷弹,造成数十人丧生,许多民用建筑被烧毁。

  据悉,以军通常用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白磷弹,其在空中爆炸后,会以45度左右的俯角,向斜下方直径数百米的椭圆形区域散布上百个燃烧碎片(子弹药)。

  由于混合添加了明胶,白磷弹具有蜡质特性,极易附着在建筑物、植被上引发大火。

  法新社报道称,2023年10月,以色列多次向黎巴嫩境内发射白磷弹,4万棵橄榄树被付之一炬。

  此类武器若用于人口密度很大的加沙地带,后果不堪设想。2023年10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引用视频片段和目击者证词,确认以军在加沙居民区使用白磷弹。以方则辩称,其只是用来制造烟幕,并非针对平民。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介绍,白磷弹虽不属于国际法禁用的化学武器,但依照《日内瓦公约》1977年附加议定书,其不得被当做燃烧武器用于攻击平民目标,而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拒绝签署该议定书。(完)

  凯巴说,在城市环境中,星星从人类视线中消失的速度是惊人的。研究发现,可见星星数量的变化可用夜空亮度的增加来解释。在欧洲,他们发现夜空亮度每年增加6.5%;在北美,这一比例为10.4%。

  “总书记说,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这句嘱托我会牢牢记在心里。”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的新闻,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安阳综合段红旗渠站站长毕福兴深感重任在肩,“春运期间,我们24小时轮流倒班,加强与列车调度、司机的沟通协调,尽一切力量确保物资能够快速通畅地运往各地,保障人民群众过好年。”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尹鹏飞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元宵节过后,国内疫情高峰将基本结束,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经营将逐步恢复正常,下游需求有望好转,锂盐价格大概率逐步企稳,不排除再次出现供给紧张、价格上涨的可能性。”

  据了解,自从2020年成为浮梁县乡创特派员以来,曹先塘立足曹村生态优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高山茶叶、茶油、柿子、蔬菜、土猪、山羊、黄牛等种养业,努力帮助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撑起“钱袋子”。

  “现在体验围炉煮茶需要提前预约。”北京一家茶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周末店里的茶位坐得满满当当,大多是来体验围炉煮茶的年轻人,靠近湖边的户外茶位有时甚至需要排号等位。“有景观的座位容易拍出好看的照片,所以更受欢迎。”茶馆负责人说。

  在“福兔迎新 荔俗贺岁——2023西关民俗嘉年华”活动中,广州永庆坊重现传统西关民俗。近200场形式多样的粤剧展演,让港澳青年直呼过瘾。此次嘉年华活动,广州市荔湾区把传统广府年俗“带进”粤剧艺术博物馆,邀请市民游客在悠扬的曲艺声中,一起“开油镬”,感受最接地气的“广府传统年俗”。同时,让市民游客有机会画上粤剧大妆,穿着粤剧戏服,“化身”粤剧名伶,“走进”粤剧文化。

张雅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