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国家重点领域改革现场推进会,何以选在这里开?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6 17:40:11

  中新网三明3月15日电 (雷朝良)3月13日到1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中央、国家有关部门,部分央企以及31个省(区、市)林草主管部门等派员参加。

  集体林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一场国家重点领域改革现场推进会,何以选在三明召开?

  三明地处福建中北部,森林覆盖率77.12%,森林蓄积量达2.1亿立方米、居福建全省首位。作为全国重点集体林区、全国唯一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三明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

  近年来,三明市扎实推进综合试点任务落地落实,去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近1300亿元,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7600多元,约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林长制工作成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林票、林业碳票等6项创新成果被纳入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3月13日,在三明市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成功完成林木所有权流转(定产定销)项目交易,经过多轮线上竞价,以61000元价格成交,溢价率为5.17%,累计增值收入3000元。

  作为福建首个区域性农村综合产权产易平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目前交易额已累计突破15亿元,国有交易平台融入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沙县区的有关林改经验是三明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缩影。本次推进会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沙县多个涉林场所,并与当地政府、企业、群众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共商深化集体林改重点工作。

  三明市已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民承包权、林地经营权分项登记,累计换发新证3.5万本、面积950万亩;建立国有林场差异化绩效管理激励机制,鼓励国有林场、林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全市规模经营面积占集体林的57%,实现亩均增收4500多元。

  三明探索公益林补偿和天然林补助收益权质押贷款回购天然林试点,近三年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5.3万亩、天然林赎买3.6万亩,去年全市农民涉林总收入近70亿元。

  针对林农林企融资难问题,三明市推出“福林贷”“益林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合同强制公证服务和快速处置机制。该市累计发放林业信贷总额230多亿元,余额近93亿元、约占福建全省1/2。

  林票制度改革是三明进一步深化林改的重要举措,也是三明探索“两山”转化通道的创新实践。三明探索林票制度,把林权资产折资量化,全市累计制发林票超7亿元,惠及林农近8万人;创新推出以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为样本的“林票2.0”,打通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林业的新渠道。

  三明也扎实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制发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并实现全国跨区域交易,拓展“碳汇+会议碳中和”等应用场景,带动林业碳汇交易近3000万元。

  三明竹木资源丰富,把竹木产业链列入11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出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建设永安、尤溪、沙县等竹木加工特色园区,发展竹纤维利用、竹生化利用、竹新材料开发等精深加工产业,去年实现林产工业产值1009亿元。

  三明还大力发展林下经 济,做足竹、药、茶、菌等文章,因地制宜建设笋竹、苗木花卉、油茶、岗梅、铁皮石斛等“一县一品”产业基

  目前,三明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48万亩,去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79亿元。当地每年举办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积极拓展“森林康养+观鸟休闲、中医理疗、教育研学”新业态,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40个,去年实现营业额19亿元。(完)

  本次开通路段途经石壁街、大石街和南村镇,将原双向2车道或4车道跨建为双向10至14车道。其中,由广州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建设的广东省妇幼医院至市新路段长4.38公里,主辅车道通车试运行,与已建成东段14.24公里连接,连接起广州大学城、番禺汽车城等,为连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横向交通的重要动脉和产业中轴奠定基础。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8日电 题:20米高空的“点灯人”

  此外,越来越多的95后会养“四脚吞金兽”来陪伴自己。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铲屎官的年龄分布中有35%为95后,占比高于其他年龄代际。宠物陪伴已成为“空巢青年”的一种心灵陪伴。他们将宠物视为家人,晒猫遛狗成为他们的日常。还有约三成的95后宠物主表示,养宠物后自己的社交能力变强了。

自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

  黄山南麓,黟县境内,有一座古村落。四面环山,溪流穿村而过,幽长的小巷两侧,一间间古民居错落有致。漫步于此,田园风光与徽派老屋交相辉映,游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中。

  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房住不炒”、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依旧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不同的是,今年多地将支持住房改善、化解房地产风险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杜于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