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为引领 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中国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舜网
2024-06-24 08:29:18

  (经济观察)“千万工程”为引领 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中国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题:“千万工程”为引领 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中国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新社记者   陈溯

  乡村振兴“迭代升级”

  每年年初,中国官方都会发布聚焦“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全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三农”工作锚定方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件还为乡村振兴提出“方法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自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以来,已进入第7个年头。伴随着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过去六年中,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形式主义、‘不知道怎么干’的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让乡村振兴做出更多实效。”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一套“方法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千万工程”成为最大的重点和亮点。文件提出,“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千万工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 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证明是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全面振兴乡村之路,对中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在新的阶段,中国想让乡村振兴更见效、出实效,让农民‘可感可及’,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而‘千万工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李国祥表示,“千万工程”的经验就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其核心就是要瞄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聚焦农民的“急难愁盼”,就是让农民做乡村振兴工作的评判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主线就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是给乡村振兴找到一个“方法论”,让各地学习“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

  “231”工作重点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李国祥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共有6个方面,可以用“231”来概括。即两个底线工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个重点工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个保障: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央一号文件对上述6项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除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会重点部署的国家粮食安全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进行了更多的着墨和安排,体现出官方对农民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等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本次通车的久马高速阿坝县50公里路段起于川青省界处,经各莫镇、安斗乡、河支镇、阿坝镇,止于阿坝镇色尔古村,总投资约33亿元,主线路基全长38.26公里,桥梁11.74公里/38座(特大桥2座)。

  同时,阿里健康当前已联合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专家团队,准备了抗原检测的注意事项、发热期的自我健康监测、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儿童)防护、用药、康复指导等专业教学和指导内容,通过阿里健康基层医生培训平台发布,提升基层医生针对新冠疫情感染的诊疗救助能力。

  7月,菲律宾吕宋岛发生强震。余震中,侨胞们在确认亲朋安全时,也不忘联络侨团组织,为帮助受灾侨胞提前做准备。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2月31日电 题:2022央视财经论坛举办: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新动能

  但好在这一赛季的中超联赛,还是挺了过来。也许有很多不完美,但在这样一个困难时刻,也确实无法在多奢求什么。只能期待新的赛季里,中超联赛能够尽快回到正轨中。

  截至目前,工程已有5台机组投产发电,已运行机组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剩余3台机组正按计划有序安装,计划2023年年底前全部投入运行。届时,大藤峡工程将成为广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力电站,年均发电量将达60.5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2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万吨。(完)

杜汉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