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青年:中国发展故事为非洲提供宝贵经验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5-30 14:34:38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徐雪莹)5月19日至26日,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和浙江金华等地开展,来自中非合作论坛成员中52个非方成员的青年代表们走入城市乡村。多位非洲青年代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故事超出想象、使人鼓舞,为非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非洲青年们体验了一把城轨列车司机的日常。来到城轨车辆模拟驾驶操纵台前,推动方向手柄与牵引手轮,显示屏上的列车前窗景象随之缓缓推进。不远处是地铁运行控制中心调度实验室,学生可以演练轨道交通线路的日常运营调度,也能完成列车运行图、车辆发车优化等研究工作。

  这些令坦桑尼亚青年贝琳达·泽菲琳·加 莱巴惊奇不已。如今她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学习野生动物科学。她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学校里,学生更多是通过书籍和图片来学习。像这样模拟现实场景的大型设备,实在令人

  “目前,约600名纳米比亚学生在中国学习,其中大多数在学习医学、工程等专业。”纳米比亚《太阳报》主编托伊沃·杰科·恩杰姆贝拉提到。

  恩杰姆贝拉说,自己在南非开普敦攻读发展经济学硕士期间,教授们经常在课堂上讲解中国的案例。因此,他十分着迷于中国的发展故事,尤其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此次参访,他发现中国的发展面貌超出想象。“纳米比亚须向中国学习。”恩杰姆贝拉说。

  来自突尼斯的吴萨玛·迪亚布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吴俊”。2008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交换学习。从小观看李小龙主演的中国电影,他对中国的古老文化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实地看看深入了解。

  几年后再次来到中国,吴俊从北京语言大学博士毕业,回国成为迦太基大学的一名教师,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我们培养了很多汉语学生,现在每年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不少来了中国各地。他们回国之后,会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如今,我们的汉语老师也越来越多。”吴俊表示。

  2019年,突尼斯首所孔子学院在迦太基大学正式揭牌。吴俊介绍说,学院会为前往中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在教学安排上,除了给中文专业学生设置的课程外,还有面向普通民众的汉语培训,想来中国做贸易或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们都可以参与。

  “你好”“再见”……此次来到中国,塞舌尔青年安吉·伊莱恩·薇薇安·博尼法斯新学了几句中文词语。在她看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令人惊叹,“一切都基于科技,譬如人们用手机来支付费用。”

  今年是她在塞舌尔商业研究学院就读的最后一年。回国完成学业后,她希望有机会在中国继续学习深造。

  据悉,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由中国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本届主题为“汇聚青春力量 共建中非现代化”。(完)

<strong>  把经历写进段子博观众一笑</strong>

  站在“大结局”处,才能真正理解《狂飙》赢在何处。

  自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五号乘组已经在轨工作超70天。此次任务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也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中国央行称,发布实施《办法》,有助于推动金融控股集团提升关联交易管理水平,防范利益输送、风险传染和监管套利,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9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向叙利亚地震灾区提供的首批5000人份医疗物资,从北京启运。该批灾区急需的医疗物资由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999)医疗专用机承运,中国红十字会救援人员同机赴叙。在强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就已迅速行动,向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的红新月会各提供20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我周六一天成交了两单、带看了4组客户,有一个客户看中的一个小户型学区房就有12个客户抢,最后被我的客户抢到了……周末两天我忙得饭都没吃上。”上述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王筱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