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深耕“华教”:培育中西文化交流者27年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23 01:27:14

  中新网温州6月22日电(周健)“在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学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把中文课堂作为其中的一个交流窗口,师生们则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近日,西班牙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校长、西班牙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会长黄小捷受访时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西班牙学生们能学好中文,喜欢上中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黄小捷出生成长于浙江温州,与华文教育的渊源可以从她童年时说起。受担任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影响,黄小捷从小就对教书育人颇感兴趣,经常开设“家庭课堂”,给弟弟妹妹以及街坊邻里的孩子们上课。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州掀起一股“出国热”,黄小捷远赴欧洲,决心闯荡一番事业。

  与众多出海奋斗的华侨华人一样,黄小捷也得面对一切从零开始的局面。她一边学习语言,一边从事话务员、服务员等工作来维生。1997年,西班牙马德里华侨华人协会为了解决协会成员孩子们学习中文的需求,创办了一所面向华裔学生的中文学校,在该校校长的引荐下,黄小捷被聘为教师兼教导主任。

  “华文教育最重要的是解决语言问题,掌握西班牙语是融入西班牙社会的关键,而掌握中西双语能力还能为华裔新生代们带来就业等方面的优势。”黄小捷说,“我当时在心里默默许愿,一定要让这些华裔学生们把中文学好,成为出色的双语人才。”

  后来,马德里的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他们学习中文的需求,黄小捷于2005年创办了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她谈道,“给学校起名‘爱华’就是‘爱我中华’的寓意,名字响亮好记。”

  在黄小捷的带领下,学校在西班牙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 来越多的西班牙本土学生也被吸引而来学习中文。如今,学校共有4个校区900多名学生,其中,西班牙本土学生达300多人。在中文、西班牙语等语言类课程基础上,该校坚持将课程设置与中华文化要素相结合,先后开设了书法、乒乓等才艺兴趣类课程。

  “自建校起,学校就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黄小捷表示,该校长期开设中华知识大讲堂,为学生讲解中国历史、地理等知识,还经常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尤其是在中国春节期间,会组织学生参加马德里的彩妆游行,进行舞狮、打腰鼓等表演。“另外,我们积极参加当地社会活动,面向西班牙人定期开展中国文化讲座,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

  未来,该校将组织开展更多活动,譬如通过夏令营等方式,让更多华裔学生、西班牙学生领略到中国山河的美好风光。“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继续为华文教育添砖加瓦,让中华文化在海外代代相传。”黄小捷如是说。(完)

  记者赶到现场后看到,整个着火区域已拉起警戒线,停了多辆消防车,架起了消防云梯,消防救援人员还在进行着火区域的扫尾工作,整个着火的厂房已经熏黑变形,内部结构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不过,民众党“立委”邱臣远9日提到,先前台军营区的智能警监系统,曾被曝光出现过厂商提供大陆制设备的行为,而且还已通过了台军验收;调查后发现,已经有49个营区使用该设备。

  “这个纱幕得上到头了,树才能下来是吧?我在这开场独白的时候啊,纱幕能不能就开始往上去?现在纱和树在这打架,开场黑的时间特别长,节奏一下给拖慢了。”距离开场只剩一个多小时了,张铁林还在漆黑的舞台上踱来踱去,和舞美商量着调整换景进度。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团团”患病后,两岸同胞都很关心,大陆也应邀派出两名专家赴台,感谢两岸专业团队尽到的努力,希望两岸继续做好大熊猫的保护和交流合作。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允许失业农民工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同等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支持有条件地区在农民工就业集中地区建立劳动维权咨询服务点,指导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为有就业需求的大龄农民工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中新财经)

  中国正在提升的技术能力为“地球2.0”项目提供了支撑,比如在去年发射的验证卫星中已经成功验证了项目所需要的一项姿态控制的关键技术。在葛健的论证中,项目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和产品在国内都已趋成熟。

张枝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