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牌百货“六百”宣布闭店 市民回忆往日购物美好时光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22 18:39:35

  中新网上海2月9日电(任新月)2月5日,见证了上海72年风云往事的老牌商场“上海六百”宣布,春节后将正式闭店,节前将进行大型感恩促销活动。听闻消息,不少市民趁着关店前的这波打折季,赶来淘“年货”,在一片欢腾热闹的场景中,旧时的生活突然变得鲜亮起来。

  上海六百百货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中国百货上海市分公司第六门市部,是上海最早的“号码”百货商店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了上海整个西南片区的商业中心,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中百六店”“市百六店”或“第六百货”。在徐家汇商圈屹立了近70年,上海六百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奶奶发现六百有时尚漂亮的衣服和皮鞋总是第一时间带着我去买,怀念那些在六百度过的美好购物时光。”“第一件双面穿羊毛大衣就是在六百买的”“2000年花了217元买了双新皮鞋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月工资1000多。”上海六百的闭店消息发布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晒出了早年间的购物照,展现了千禧一代生机蓬勃的青春岁月。

  “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来六百购物了,当时的徐家汇还没有这么多商场,六百的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又实惠亲民,在当时是热门的购物胜地。”得知“上海六百”闭店促销的消息,赵兴莉赶忙拉上了老伴,为难得的年节添置新衣,楼下跑了几圈后,她以“清仓价”为老伴拿下了一件鹅绒外套。

  赵兴莉今年52岁,是“上海六百”最早的一批VIP顾客,多年徐家汇商圈的几番变迁,不少时髦商厦拔地而起,她却一如既往地坚持惠顾“上海六百”。在赵新莉和老伴的记忆中,购物时光是难得而珍贵的,那时人们的收入不算高,也没有太多的消费观念,只在换季、过节和是缺衣服的时候才会去逛商场,是真正的“实用主义”。

  这种讲究实用性的老一辈消费观,正是上海六百一直以来看重的价值理念。自1952年开业起,上海六百就将市场定位在大众化消费,坚持实在实惠、价廉物美的经营特色。一位在上海六百工作近16年的商户告诉记者,这里主营服贸经营,消费群体一直很稳定,很多人延续着年轻时的时尚观念,男性爱买颜色沉稳,高端上档次的T恤,女性爱买真皮皮鞋、羊绒衫、围巾手套,也不讲究明码标价,能不能拿到“最低价”全凭本事,嘴皮子功夫了得的女性会为家里包办好一切。

  掀起一阵沪上旧梦热的电视剧《繁花》中,提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服贸市场的流行趋势。“法国产的梦特娇亮丝T恤衫,令大多数中国人第一次,开始了对时尚品牌的追求。”在上海六百的精品男装区,还能见到梦特娇的专柜店,胸前一朵标志性的小花,在不少人心中还是流行款。

  上海六百所在的徐家汇商圈,是上海市地标级的核心商圈,港汇恒隆广场、上海六百、美罗城、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汇联商厦、东方商厦等知名商场都坐落于此。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徐家汇商圈也在进行改造升级,老牌商场相继宣布 闭店改造,太平洋百货、东方商厦、汇联商厦均在去年宣布闭店。

  根据上月发布的2023年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徐家汇区将加速推进商圈更新改造。2024年,徐家汇将启动太平洋百货—六百改造项目施工,同步推进徐家汇中心虹桥路地块竣工、商业部分开业及配套道路建设。此外,徐汇目前正与百联集团合作改造东方商厦,同步展开宜山路拓宽及沿线更新方案研究,推进徐家汇核心商圈的全面焕新。(完)

  蓝天立说,2022年,广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动作为、奋力拼搏,突出“稳、早、实、紧、效”,推进“稳中求进攻坚年”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十场攻坚战”,付出了艰苦努力,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6%左右。

  此外,重庆市政协还举行专题视频宣讲会,引导港澳委员坚定维护“一国两制”,依托香港重庆总会、澳门重庆总会,邀请港澳青年企业家来渝考察,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参加“重庆台湾周”等活动,组织侨界代表人士就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调研。

  <strong>“穿上警服,就扛起了使命”</strong>

  党的二十大闭幕以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

  公告称,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证券交易造成重大影响,根据相关规定,中航电测股票自2023年1月12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

  民进天津市委会建议,天津应探索海洋碳汇发展机制与交易模式,尽快实现碳汇资源资本化。建议依托国家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统筹其他市属海洋环境监测单位,加强对天津市海洋碳汇资源调查和监测研究,建立系统完善的碳汇数据库,为构建蓝碳标准、管理及交易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以海草床、盐沼等具有高碳汇能力的蓝碳生态系统为典型,系统开展蓝碳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估工作,准确计量和提升天津市海洋碳汇能力。

杨淑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