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从斯图加特看德中多元互动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06 19:38:51

  中新社斯图加特6月5日电(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吸引中德各界嘉宾出席。

  斯图加特是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首府,距离首都柏林6个多小时火车车程。今年4月,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的“投资中国”德国专场推介活动亦选址于此。

  斯图加特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巴登-符腾堡州的第一大城市,对该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诸如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博世等德国企业总部即坐落于此。

  2023年,梅赛德斯-奔驰持续推进企业转型,目前已在中国获得北京市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牌照。此外,梅赛德斯-奔驰还启用了在中国、美国和德国市场的超级充电网络首批站点。

  斯图加特市中心以南30公里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打折村麦琴根名品村所在地。当记者抵达斯图加特火车站时,关于这一名品村的广告横幅映入眼帘。殊不知,即便在遥远的欧洲,这一购物村时刻关注中国顾客体验。

  亚洲区商务拓展总监吴蕴逸介绍,过去10多年来,麦琴根名品村专门有团队负责中国市场的推广营销。相关团队特别为名品村打造了中文网页和地图,并通过中国社交媒体收获大量粉丝。客服工作人员和导购可以用中文交流,顾客可以在多数品牌店内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购物。

  每逢春节、夏季以及黄金周等节点,名品村还会推出专属华人的特别活动。诸如今年春节,名品村通过悬挂大红灯笼、舞龙舞狮、传统书法表演等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文化氛围。“我们希望通过充满春节氛围的装饰以及特别活动来展示我们对中国客人的尊重以及感谢。”该名品村首席运营官雷吉纳(Regine)表示。

  另外,斯图加特是注重“多元文化”的城市,其中以华侨 华人为载体的中国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旅居当地的数万名华侨华人,遍布教育、工业、餐饮等各行各业,成为连接中德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桥梁纽带。而中文教育则是华侨华人凝聚力量、传播文化的重要平台。

  斯图加特汉语学校是当地最大的中文学校,创办于1997年。目前该校已拥有近700名学生和60多名教职员工,校长陈薇已在当地生活近30年。当地的中华文化协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支持着学校发展。

  以汉语学校和中华文化协会为平台,陈薇和学校教职员工不仅组织学生和华侨华人参与当地举办的国际文化节、传播中国文化,还通过组织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当地政界人士走进并了解华侨华人群体。

  郭平坦曾向陈富美感慨,周总理对待日本友好人士非常用心,会详细了解对方的饮食口味,以精美的中国工艺品相赠,“千方百计推动中日适度交往”。

  今年40多岁的玛丽朱迪·阿约德莱在阿布贾经营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生活快消品在尼日利亚市场售卖。她告诉本报记者,每次集装箱在拉各斯港到岸后,她最操心的是如何及时完成货物清关出港,赶上尼日利亚市场的销售季节,但很多情况下这却是一种奢望。

  店大也不能欺客 休来一再挑战消费者底线

  2月4日,选手张骞予在国家速滑馆内参加“冰丝带”市民速度滑冰比赛。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踏上了新的征程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卞佑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