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到春天——写在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之际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17 01:53:28

  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制、农奴制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存在过。随着17世纪中叶的欧洲启蒙运动,废奴运动开始在一些国家发生,直至19世纪世界各国废奴运动的兴起,奴隶制、农奴制、黑奴制在各国逐渐被废除。

  日常的差役原本多如牛毛,特殊时期更是匪夷所思,例如“传召大法会”期间,女人因多梳一根辫子而被征辫子税,如果下雪还会被征“赐雪税”,如果清扫了积雪,还会被征收地湿税;逢事若是拿不出纳税单,就会挨鞭笞,或遭受重罚;高利贷如绳索将农奴牢牢拴在庄园里,直至榨干最后一滴血汗;鞭棍毒打、戴木枷脚镣、挂石环、戴石帽等刑罚摧残肢体甚至剥夺生命……直至20世纪50年代,西藏社会依然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这一落后、野蛮、残酷的社会制度粗暴践踏人类尊严,严重阻碍和破坏社会发展,使西藏远离现代文明。骇人听闻的恶行和痛不欲生的苦难笼罩着整个高原,指向同一个声音:打破一个旧西藏,重建一个新西藏。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协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办法解决之。”此后的8年间,人民解放军和驻藏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协议,西藏僧俗群众对新旧两种制度“看了八年、比了八年、想了八年”,从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与反人性本质,人们“开始怀疑若干世纪以来存在于他们与其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公正”,不再相信“穷人是鬼、牛出身”的魔咒,在寒冬中等待春天。

  “改革何时开始啊?”长期饱受剥削和野蛮蹂躏的农奴和奴隶都在打听,他们渴望人身自由、期盼改革。而这种意识的觉醒,让顽固维护统治地位及 其切身利益的“三大领主”势力感到万分恐慌和惧怕。1959年,西藏地方反动上层悍然发动武装叛乱,这一极端选择成为提前进行民主改革的一个历史契机。寒冬中蓄势待发的人们焕发出“复活般”的生命力,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埋葬农奴制,建设一个新西藏的伟大进程中;以改天换地的高涨热情和倾力投入,打开新生活的大门。

  对于企业/品牌所有人不认可为该品牌产品的第5号及第23号样品,中消协称,已通知平台追溯产品来源,希望平台尽快确认产品真伪,并对确实售卖假冒产品的商家进行清理。(完)

  在这批新落户的外资项目中,这家德资企业刚刚找到了新厂房。德国人希内曼正在给新厂房设计方案。他在太仓21年,亲眼见证了企业从最初的一个售后服务部门成长为一家中大型外资企业。在他眼里,太仓本地团队的本土化能力、快速高效的沟通,不仅给了太仓发展新项目的空间,也给了他们企业成长的机会。

  该项目的落地,每年回收芳草湖农场及周边地区种植户的秸秆,不仅提高当地职工群众收入,还解决了周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该企业解决农场职工就业110余人。

  “对于旅游业,对于我的导游工作,我现在都信心满满,我打造了我的个人品牌。我也会继续做下去,继续努力把短视频和直播做好。”她说。

  赵建军说,一路走来,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毕业后他希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同时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完)

  回到家后,戈兰迫不及待地将对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贴在自家门上。“有点歪”“不对,太高了”,三个孩子当起了“质检员”,要求爸爸做到分毫不差,端端正正。

吴欣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