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动力,中国深化改革之路如何走?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4 06:17:15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刘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中国深化改革之路如何走?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多位权威人士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环境,必须深入挖掘改革的新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彭森指出,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需要从思想、制度和工作方面做好准备。在他看来,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在培育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寻求突破。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看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要聚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培育和释放中国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红利,同时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增加消费占比,缩小收入差距,增强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离不开经营主体的活力。”在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看来,经营主体尤其是国资央企如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尤为关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国资央企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关乎全局和长远。国资央企要坚决当好国家经济的顶梁柱,持续推动做实资产、做优资本,突出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转变发展思路,加快从注重短期绩效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摆脱过去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发展质效。

  专家提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上,需要深刻意识到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在不确定性中锚定更多确定性。

  2022年成都市外贸进出口8346.4亿元,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2.8%。眉山、乐山两市2022年分别进出口119.2亿元和110.4亿元,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宜宾、绵阳、德阳、泸州等市进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四川外贸超百亿城市增加至7个。

  <strong>(新春走基层)高铁大桥“肚子”里的“桥梁医生”</strong>

  据了解,首届“乡博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在广东揭阳,卫星捕捉到50台巨型风机在海面留下的一排排投影。作为全球商用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近90万户家庭的需求。

  日本政府13日称,“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消息一出就引发来自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尤其是渔业从业者对政府的决定深感不安。

  一是强化使命担当。激励各科研单位、人员和团队勇担国家使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基于实际贡献,让真正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创新主体得到激励;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形成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风尚。

魏婉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