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2024,中国不惧“窗外风雨无情”

来源: 舜网
2024-06-07 01:48:45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原题:二零二四全球权力新拐点 2024年中国面对时代拐点,从航天事业到超导量子卫星,从6G到智能城市的规模经济,都超越前进。

  跨年之际回顾世界局势与前瞻未来,发现处处都出现新拐点。这也是地缘政治摩擦剧烈的时刻。从微观局势到宏观发展来看,美国独霸全球的格局开始变化。从俄乌冲突 到加沙战事,背后显示美国不能再沿用过去的权力套路,要面对新的权力动能考验,也要面对中国在国际上的新挑战。

  美国规则背后的双标和伪善越来越被各国厌弃。联合国投票形势的变化,背后就是要超越新冷战,实事求是作出独立判断。这也因为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越来越得人心,强调各国利益互惠,但各自尊重,不干预内政,与美国动辄介入别国内政的方式迥然不同。

  2024年的另一重要拐点,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都是中美博弈的重点。由于中国在科技应用上拥有更多优势,善用大数据和规模经济,预料会抢占更多市场先机。西方科技研究机构因经费短缺也迁往中国,如德国科研机构,为配合德国科技产品争夺中国庞大市场,要找出中国消费者的最新需求。

  中国航天事业在2024年也将迎来新拐点,不仅有国企的航天成功,还有民企公司,与美国SpaceX较一日之长短,可实现将航天发展商业化,将国家发展带到新维度,在浩瀚太空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国的山河岁月,也在互联网创新中展现新力量。中国冲破美国芯片制裁,换道超车,在超导量子芯片上取得突破,远离传统芯片的红海厮杀,发展出自己的高科技蓝海。

  中国懂得创新力是基本,不惧窗外风雨无情。中国人理解一切国际关系纷争最后还是靠内部创新力飙升,将经济蛋糕做大,让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才可在外部关系中克服困难。

  中国的创新力不仅是科技突飞猛进,还体现在组织和制度上。广东省政府近日印发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要将轨道交通和智能城市经济结合,发挥前所未见的大都会规模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这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创新之举。中国民企这几年的出海,是靠组织上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变革,从希音到拼多多国际版Temu,从海底捞到蜜雪冰城,都有数字化的核心竞争力,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是2024年的中国特色,面对时代的拐点,搭上命运轨道转弯的列车,开往曾经难以想象的梦想驿站。(作者笔锋)

  福建省档案馆编研开发处二级调研员林耑表示,新加坡是福建侨批的重要集散地,近年来,福建省档案馆深入挖掘侨批档案等文献遗产价值,加强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等交流与合作。(完)

  2023中国品牌节第十六届女性论坛组委会副主席郑砚农介绍,这是论坛第一次走出北京并首选郑州,组委会将围绕品牌女性的时代特征和发展需求精心策划,力图以一场大型品牌女性活动,汇集“她经济”的多方参与者,全面展现当代中国品牌女性的别样风采,表彰杰出女性在品牌事业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每天傍晚,位于长白岛的乡誉饭店就会传出阵阵香味,经营者杨伟飞和妻子忙着摆桌、烹饪。

  大陆航空主管部门日前称,希望台湾方面优先恢复16个两岸直航航点。朱凤莲当天进一步介绍,这16个直航航点是广州、深圳、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武汉、福州、合肥、重庆、长沙、郑州、海口、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她说,对于恢复两岸直航航点,我们已经做好相关准备,没有任何限制和障碍。希望台湾方面顺应民意,采取务实举措,不要再以疫情为借口,用所谓“评估”“考量”来搪塞,阻碍两岸恢复直航。

  流失之殇,感同身受。世界舞台上,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加入相关国际公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与24个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1800多件文物已经回家。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阿斯塔纳2月8日电 (记者 张硕)当地时间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赴土耳其驻哈大使馆,就土耳其近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向该国表达同情和支持,并表示将向土方提供全面援助。

张智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