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入皖20年输气量超500亿立方米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14 18:22:21

  中新网合肥6月14日电 (记者 吴兰)2024年,西气东输一线投产迎来20周年。这项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累计向安徽省输送天然气突破500亿立方米;累计向长三角地区输送天然气突破5000亿立方米。

  上述数据是记者14日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在西气东输公司定远分输压气站举行的媒体公众开放活动上获悉。

  据介绍,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在安徽境内包含“一干四支”,主要包括西气东输一线干线(安徽段)、定远-合肥支线、定远-合肥复线、南京-芜湖支线(安徽段)、苏皖管道(安徽段)等,管道全长近750公里,设置11座分输站,1座压气站,主要向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宿州、滁州等地市供气,年分输气量超65亿立方米,占安徽省天然气消费量的近70%。

  近年来,安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天然气消费总量不断增长。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公司充分发挥管网在“X+1+X”油气市场体系中“1”的桥梁作用,以市场化手段持续推动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社会公平开放,多方位协调优质托运商与用户达成合作,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安徽省能源集团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和淮河能源集团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是安徽省首批两座调峰电厂。国家管网西气东输公司因地制宜,通过在苏皖管道15#阀室开口,为淮河能源集团滁州调峰电厂先行供气;同时积极协调引入中海油资源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帮助安徽省能源集团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完成投产任务,助力安徽省实现了天然气调峰电厂从无到有的突破。两座天然气调峰电厂预计天然气年使用量约为9.8亿立方米,年发电量可达50.5亿度,与同等容量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燃烧标准煤约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万吨。

  作为国家天然气互联互通计划的一部分,定合复线投产后,西气东输一线定合支线和定合复线的输气能力由每日350万立方米提升至13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合肥地区的用气压力。随着2022年底苏皖管道的正式投产,打通了安徽省海上气源“新通道”,在安徽境内形成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管道、苏皖管道之间相互补充的“三角支撑”。今年下半年,川气东送殷汇阀室-石台支线将建成投产,不仅将打通安徽省清洁能源“县县通”的关键节点,也将为池州市乡村振兴提供动能。(完)

  数据显示,2022年梁平区引进预制菜产业项目51个,推出预制菜新品100余种,食品加工企业达到300余家,预制菜规上工业产值达58.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华社 记者周凯)

  这种通过货物气闸舱完成载荷的出舱安装方式在总体设计上具有显著优势。在空间站寿命周期内,通过多次更换不同载荷开展舱外暴露实验,可以提高空间站应用价值。货物自动出舱可有效避免航天员出舱安装载荷带来的任务风险和航天服寿命折损问题,并节约航天员出舱活动所占用的在轨工作时间,提高空间站在轨运行效率。

  今年1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入选。近年来,“灯塔工厂”的评选增加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准时交货率提高”等指标,更注重大规模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先进制造提出更高要求。

  光电融合基于光电互联(电-光-电转换)原理,充分发挥光传输、电计算的优势,有望解决现有光电互联技术效率低、速度慢、体积大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光电融合器件的性能。然而,光子不携带电荷且光的传输受限于光学衍射极限,相比于能轻易通过电学调控的电子,对光子的纳米尺度局域和操控并不容易。

  全新设计开通国家智慧教育门户。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年来,经过7次迭代升级,形成了“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平台架构,门户视觉效果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22年末,招行资产总额达1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继零售AUM(管理客户资产)突破十万亿后,又成为首家资产规模站上十万亿新台阶的股份制银行。

林兰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