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降息至4.75%,暗示还将进一步降息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06 02:53:08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成为七国集团(G7)首个启动宽松周期的央行。

  周三,以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莱姆为首的政策制定者将基准隔夜利率下调至4.75%,这与接受调查的市场人员和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一致。央行官员们表示,他们对通货膨胀率将朝着2%的目标迈进更有信心,并表示,如果进展继续下去,“预期进一步降息是合理的”。

  “有进一步且更持续的证据显示,通胀正在缓解,货币政策不再需要那么紧缩,”麦克勒姆在事先准备好的讲话中表示。

  降息后债券价格上涨,截至上午10点10分,加拿大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5.9个基点。渥太华。加元贬值至1美元兑1.3729加元。

  央行表示,宽松路径取决于持续的通胀进展,政策制定者表示,通胀进展“可能是不平衡的”。官员们指出,全球紧张局势、房价上涨快于预期,以及相对于生产率的高工资增长,都是经济前景面临的潜在风险。

  “我们不希望货币政策过于严格,超出了让通胀回到目标水平所需的程度。但如果我们过快降低政策利率,我们可能会危及我们取得的进展,”麦克勒姆说。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表明,官员们越来越有信心,并宣布正在接近战胜通货膨胀。在2022年年中见顶后,加拿大通货膨胀率已降至2.7%的年增长率。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在经历了央行历史上最激进的一次加息周期后,能够开始实现利率正常化。

  “央行从加息到降息只花了11个月的时间,但这次周期非常不同。事实上,这一次政策利率达到了近几十年来最严格的水平,”Desjardins Securities董事总经理罗伊斯•门德斯(Royce Mendes)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官员们没有坐等衰退的到来,而是先发制人,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货币政策的滞后,今天降息25个基点符合风险管理方法。”

  阿尔伯塔中央银行(Alberta Central)首席经济学家查尔斯•圣阿诺(Charles St-Arnaud)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央行的措辞表明,只要通胀继续温和,并与目标保持一致,就有可能进一步降息。

  “尽管措辞仍然谨慎,但并不排除央行在7月份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但前提是通胀。”

  不过,借贷成本将以多快的速度下降仍存在不确定性。除了通胀前景面临的风险,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也先于美联储(Fed)采取了行动。从历史上看,这些国家的利率倾向于采取类似的路径,当它们不这样做时,货币就会面临一些压力。疲软的加元意味着更高的进口成本,有更高的通胀风险。麦克勒姆曾表示,他的央行与美国央行的分歧是有限的。

  在加拿大央行决定降息的前一天,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下调借贷成本,使加拿大成为七国集团中第一个进入宽松周期的国家。随着通胀风险消退,加拿大央行加入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的行列,转向更宽松的政策。

  自今年年初以来,加拿大的通货膨胀放缓速度快于预期。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放缓至2.7%,而央行预测第二季度为2.9%。潜在的价格压力也连续四个月有所缓解,4月份两项核心指标的平均值达到2.75%。

  总体而言,政策制定者认为工资压力正在逐渐缓和。不过,今年年初消费仍保持弹性,经济在进入4月前表现出强劲势头,4月就业市场新增就业岗位为一年多来最多。

  从现在到7月利率决定之前,还有两份通胀、就业和零售数据报告,以及4月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官员们说,他们 将继续关注经济中的需求和供给、通胀预期、工资增长和企业定价行为。

  麦克勒姆和高级副行长卡罗琳·罗杰斯将于上午10点30分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更多有关这一决定的信息。

  政策制定者说,他们将继续实行量化紧缩,使资产负债表正常化。

责任编辑:杨淳端

  包括江苏在内,近日全国多地血库“告急”。一些地区,受寒潮天气叠加疫情的影响,血站的采血量已处于历史低位。目前,多地献血中心呼吁爱心市民积极献血。临床血液供应出现缺口,已经危及到孕产妇、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在这期间,外面越来越多朋友被感染,她在朋友圈看到,有人高烧到39℃,也只能独自挨过。自己表弟一岁多的孩子也感染了,买不到药,半夜两三点发消息求助。

  中经智盛的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中国的布洛芬原料药供给量分别约为1.4万吨、1.44万吨、0.74万吨,而这三年中国布洛芬原料药需求量不过约为1615吨、1723吨和1463吨。总供给量几乎达到了需求量的8-9倍,即使刨除掉出口份额(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中国分别出口布洛芬8439.49吨和8110.1吨),布洛芬国内供应量也应该是十分充足的。

  签下解离通知书后,李文佳结束了在方舱医院的10天隔离生活。离开和来时一样,同样在夜晚,拖着同样的行李箱。不同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了10天前的长队,以及弥漫在空气里的紧张。

  她是这家方舱医院仅剩的2名病人之一。12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朗悦花园方舱指挥部接到通知,应疫情防控调整,暂时休舱。等剩下2名病人解离之后,留守的医护人员将对方舱做最后的消杀清理。随后,这个一个月前临时开辟的方舱,将会关上大门,完成自己的使命。

  制药厂短时间内产能跟不上,是来自于供给侧的重要原因。而落到药品经销商和零售终端身上的“重拳”,除了“药品产不出”,还有“物流送不到”。

杨俊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