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明文化论坛7月举办 百余件精品文物展明韵风华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4 17:29:29

  2024明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13日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昌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论坛将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走向大众,活动贯穿全年,推动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2024年明文化论坛以“多彩大明 ·盛世华章”为主题,将围绕明代社会各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深入研究分析,传承借鉴优秀文化,汲取历史智慧。论坛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时间贯穿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论坛开幕式,主论坛将通过明史专家主旨演讲、知名演员发表观点、驻华使节中外对话等环节,共话发展与合作。同时,还将对明十三陵全域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建设项目以及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进行集中发布,推动明文化多元化发展、多形式传播。

  6场主题论坛分别为“美美与共”“百家话明”“皇都营建”“世出阳明”“高文雅典”“明韵新生”,将围绕明文化的历史成就和当代价值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邀请百余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明文化研究最新成果进行研讨交流;系列文化活动分为“明之礼”“明之悦”“明之彩”“明之韵”四个模块,共30余项文化活动供市民参与体验。

  此外,论坛还将通过5场文物展览加强文物活化利用,目前已在广东深圳、湖北武汉等地举办多场主题文物展。论坛举办期间,将举办“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和“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专题展”,首都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的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将齐聚明十三陵。

  本次论坛融入亲民元素,昌平区文联特别创作了朗诵剧《浓缩的大明》,以话剧形式将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大众面前。除邀请专家学者,多位参与明代电视剧表演的艺术家,还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推广明文化。今年,论坛特别推出“国际友人聊大明”活动,同时邀请30余名国际友人参与中外对话、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

  作为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北极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徐克宁简单介绍了勤务安排,当天巡逻的区域从漠河市北极村开始,经过北极沙洲,到137号界碑,由肖俊驾车。北极沙洲再往前是江道和山林,需要步行前往。

  此外,24日起,西藏西部有持续性降雪天气,普兰到聂拉木一线有大到暴雪。

  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83/3409992475427191815.gif" alt="" /></a>

被网友们亲切称为“嫦娥本娥”的王亚平

  慢生活,不一定速度缓慢。其实,传统新年本不全是“慢”,相反,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忙年”的说法。人们忙着采办年货、打扫卫生、备年夜饭,春节中的母亲何尝体验过慵懒惬意的慢时光?可在记忆里,为什么春节似乎过得尤为缓慢?也许是因为一份完整而连绵的时光,对习惯了碎片时间的当代人来说,已是买不到的奢侈。

黄孟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