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地处北半球的中国,为何始终属于“全球南方”?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5 03:46:03

  中新网6月14日电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他再次强调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一员。

  地处北半球的中国,为何始终属于“全球南方”?

  这里的“全球南方”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或经济概念,它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是这些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

  理解“全球南方”的崛起,一组数字最有说服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

  深刻改写世界经济版图的“全球南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被视作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百年变局的希望所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南方”阵营的当然成员。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全球南方”加强团结协作、维护共同利益。

  “我们要加强战略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扩大‘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当前,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无论是全球治理还是发展繁荣,全球南方都不应该缺席。”

  “以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精神团结‘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尤其是近年来,当“小院高墙”、“脱钩断链”、阵营对抗甚嚣尘上,发展议题遭遇政治化、边缘化,一直以来,“全球南方”在国际上尤为强调发展议题,要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

  在6月12日晚的视频致辞中,“发展”依然是习近平强调的核心词汇,他谈到,要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要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把握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

  他特别提到,“各国特别是大国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解决好发展失衡等问题”“打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环境”“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潮流”等,这每一项倡议背后,都有紧迫的现实需求与深远的发展考量。

  当前,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一员,近年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助力世界现代化,实现共同繁荣。

  视频致辞中,习近平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让一个国家掉队。

  不让一个国家掉队,这就是中国发出的“全球南方”声音。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 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雷宇竺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双方同意深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柬埔寨“四角战略”对接合作,共同保障合作项目及企业人员安全,发挥好中柬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作用,着眼柬建成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经济示范区愿景,探讨打造“工业发展走廊”。依托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和金边-西港高速公路等项目,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大对柬投资,探讨推进配套交通设施、电力光缆、仓储物流等合作,优化中柬产能合作布局。

  一名酒店资深从业者算了一笔账:普通四星级酒店每个房间的装修成本在15万元左右。电竞酒店如果要做到四星级别,每个房间还要加上电脑1万元的购置费用,包括电脑、外设、电竞桌椅等。

  顺应时代,敢于创新。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对于青年非遗传承人来说,把传统技艺和新时代的生活审美结合起来,需要做出更多适合当下生活场景的创新。但创新亦要守正,要坚守其本味,不可华而不实。此外,还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改造和广泛传播传统技艺,让其更加贴近生活,从小圈子逐步走向大市场。

  据悉,2021年,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揭幕,同时展陈的“福州名人与商务印书馆史迹展”,将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福州的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挖掘出许多福州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历史。作为福州重要的文化名片,现已成为福州市民文化打卡地。2022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重装开放了“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客厅。(完)

  据ATP官方统计,吴易昺成为公开赛年代以来第二位打进ATP巡回赛四强的中国大陆男球员。上一次有中国大陆男球员打进ATP巡回赛四强,还要追溯到1995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天津2月11日电 题:科技兴民天津援疆助农牧民就业增收

吴怡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