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拓宽百姓增收渠道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5-31 02:58:53

  中新网南昌5月29日电(卢梦梦 张金泉)近日,走进位于江西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前进村的苗木产业基地,只见村民们正忙着整地、分苗、打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今年长好的苗木已经卖了3万多元,收益很可观,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前进村村民王平坤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大部分人都在种苗木,大家抱团发展,遇到技术和生产方面的问题都会一起讨论解决。

  据了解,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苗木村”,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前进村早在2000年便开始了花卉苗木种植,如今全村苗木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亩,年收入超10万元的种植专业户有30余人。

  和前进村一样,近年来,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双岭村也是靠着发展苗木产业走上了致富新路子。双岭村的苗木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自20世纪80年代起,村民们就开始从事这一行业。目前,全村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约6000亩,涵盖茶花、茶梅、桂花等100多个品种。

  为进一步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2023年10月,在南昌经开区工委统战部的帮助下,双岭村成立了南昌市首家村级商会——双岭商会。

  “为了拓宽苗木市场,商会借助互联网销售渠道,在抖音和苗木通等网络平台宣传产品,让双岭苗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通过商会培训指导,不少花卉苗木种植户都开 辟了线上销售渠道,销售网络辐射到全国多个省市。”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双岭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前进村和双岭村苗木产业的发展,正是南昌经开区立足地域农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南昌经开区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走出一条条致富增收新路径。(完)

  2月4日(今天)晚八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迎来第五期。本期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与明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杨慎共同品读中华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越绝书》,领略中华方志的魅力。

  北青报:《三体》播出以来,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尊重原著。为什么选择走还原原著气质的路线?

不少网友发出惊呼

  “琴罢倚松玩鹤”(图16)印据称为文彭所刻,以行草书写长款,再双刀施刻,墨拓后有如法帖,可作书法碑帖艺术品来鉴赏,且与印文之红相得益彰。读其款,如见嘉遁无闷之隐逸生活,令人神往。

  闹花灯的习俗也伴随着华人社会,渐与住在国当地风俗融合,得到传承与发展。在历史悠久的东亚文化圈,中华传统文化被普遍吸收和接纳,各国保留了诸如春节、元宵、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共享了很多相似的观念和习俗,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元宵节也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strong>着重打造中国区本土化供应链</strong>

赵德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