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今年春耕进度快于往年 旱田已播11105.5万亩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2 13:07:23

  中新网哈尔滨5月10日电 (记者 王妮娜)5月春耕正忙,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粮食产量第一省份,今年春耕生产进度整体快于往年,截至5月8日,该省旱田农作物已播11105.5万亩。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粮食产量大省,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557.64亿斤,实现“二十连丰”,连续14年位居我国第一。该省把备春耕生产作为夺取全年农业丰产丰收的第一场战役来打,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

  5月初开始,黑龙江省各地春耕生产正在火热进行。

  5月5日,玉米单产提升 春播耕种现场会在该省绥化市兰西县远大镇举行。在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玉米栽培专家王克如研究员结合当地特点给农户介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

  王克如说,要提高玉米大面积单产,就要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在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地要深翻25厘米—30厘米左右,打破犁底层,保证玉米根深苗壮,要通过种子精准包衣、导航单粒精播实现精准播种,保证播种的深浅一致、粒距一致,株距、行距都很一样……同时通过大垄双行技术,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一个玉米棒子就按180克算,增加1000株就相当于增产180公斤,就能轻松实现吨粮田的目标。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4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该省立足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科学搭配种植品种,合理安排茬口,落实关键技术,突出不同地区、不同环节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区域的不同技术路径。

  记者从攻关团队了解到,氧合器是ECMO产品的核心部件,主要材料是一种中空纤维膜,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攻关团队针对这项材料开展了专项研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制造装备、纺丝工艺以及涂层改性技术,有望实现每年5000平方米的产能。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首条从陆路引进的天然气跨国能源通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经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通过霍尔果斯压气站与国内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相连,有力保障了下游管道沿线27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用气。

  引江济淮工程总规划师朱青:“引江济淮的首要任务就是调水,调水的覆盖面积是7.06万平方公里,供水人口达到5100多万人,灌溉补水面积达到1800多万亩。对于改善淮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城乡的生活条件能够提供充足和清洁的水源保障。”

  11日~13日,受东到东南气流影响,全岛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明显回升,最低气温中部地区15~17℃,其余地区18~22℃,最高气温全岛回升至25~30℃。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送集装箱75.6万标箱,较2021年增加18.5%。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线路已通达中国17省(自治区、直辖市)、60市、113站,相比2021年增加4省、13市、21站。

  (二)本人在预约时间赴签证中心递交材料,进行现场指纹及面相采集。

林镇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