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我国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6 01:00:43

  黄果介绍,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和服务药品创新研发,不断完善标准、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释放加快“新药好药”上市的政策红利,一大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据统计,2022年至今,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了创新药20个、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21个,其中既有大家比较关心的CAR-T、单克隆抗体等新生物技术产品,也有创新中成药,还包括采用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产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处于全球前列。我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黄果介绍了国家药监局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其次,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例如罕见病治疗药物,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可以说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 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还有,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

  负责北京两家定点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京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为3%至4%,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普通型。

  然而,医院里并不只是缺床,在急诊室的氧气管道接口已全被占用,有时要两个病人共用一个氧气接口。医院紧急搬来4个大氧气瓶与5个小氧气罐,“北大国际把所有可能的力量已经支援到急诊了,包括可移动的床、能调用的呼吸机、氧气罐。”

  其中,2023年1月1日降水范围达到此次过程的最大,从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将迎来较大范围雨雪天气,但整体不强,普遍是小雨雪,2日降水就会明显减弱。

  急诊收得进来,还要分得出去。11月19日,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启用首个院内新冠患者隔离病房,之后又相继启用多个隔离病房,并已过渡到各专科分别收治本专科的新冠患者。对于病情转重的新冠重症患者,由急诊科抢救室落实首诊负责制,再转到各个ICU进行抢救。各专科都设有重症病床或专科内的ICU,在需要时24小时内就能完成重症病床转换。

  事实证明,解放军军事施压的方式,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心理冲击和震慑最直接,也最强烈。但我们还要警告民进党当局,解放军的相关行动,决不仅仅只是为了震慑“台独”分子,也不仅仅是为了展现统一意志和决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是解放军演练、加强在紧急时刻采取断然措施的能力和实际准备。战区部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解放军会让“台独”分子和境外势力不断增加切身体会。

  但即使如此,中国用户出境游的热情依然难以按捺。携程签证数据显示,12月7日至今,海外签证办理人次同比去年增长超12倍,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办签热度较高。

魏柏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