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西方指责中国的真实心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07 23:38:09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随着西方加剧贸易争端,中国需要发展战略性高科技领域,并为其商品和服务建立强大的全球供应链。”

  6月5日,香港《南华早报》著名专栏作家卢纲(Alex Lo)发表一篇题为“中国的经济战略与生产过剩和倾销无关”的评论文章,对美西方政客不断热炒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予以驳斥。他认为,美西方动辄拿“世界其他地区”说事,将中国绿色产业渲染成“洪水猛兽”,但其实许多国家并不认同这些说法。

  更重要的是,在美西方对华不断围堵打压之际,中国势必要采取行动,大力发展自身高科 技能力,为产品和服务建立可靠的全球供应链。近年来,在积极奋进式的国家体制引领下,中国在新兴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大量投入,换来了绿色产业、高铁和商用大飞机等许多领域的丰硕发展成果。

  文章作者卢纲指出,在针对中国所谓的“产能过剩”标签之下,西方批评者实际上是在发动一场新的“贸易战”,以作为全面遏制中国及其所谓“威胁”的一部分。这一做法相当具有典型性,当有一方发动一场战争,无论是军事层面还是贸易层面,都会去指责“是对方让我这么做的”。

  比如,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Rahm Emanuel)最近就是这么干的,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声称“中国正将其国内经济问题输出到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正帮助盟友对抗中国向其倾销廉价商品”。

  “他(伊曼纽尔)所声称的‘世界其他地区’,似乎指的是美国和欧盟,但大多数人认为的‘世界’要大得多。”卢纲直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并不和伊曼纽尔有同样的感受。

  非洲金融公司是非洲地区重要的多边金融机构之一,其首席执行官萨马伊拉·祖拜鲁(Samaila Zubairu)上个月就表示,中国应当将目光投向非洲,以实现其供应链的多元化,并回击西方的“产能过剩”指控。

  “我们希望中国做的……是将非洲视为供应链多元化的一环,因为非洲有矿产和金属支持这一点。”他认为,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中国应该将更多的绿色产业供应链转移到非洲大陆。“非洲也有可再生能源,所以这些材料的加工应该在非洲进行。”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确实已将大部分出口从发达市场转移到南半球,并将生产转移到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

  文章认为,除了伊曼纽尔之外,包括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等美国政客频繁炒作的“中国产能过剩论”,中方显然不会认同。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在贸易和经济方面,西方对华敌意实际上蔓延至了多个领域。鉴于美欧不断围堵打压中国获得某些技术、市场和金融渠道,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国内高科技能力,并为其产品和服务建立可靠的全球供应链。

  在这其中,绿色产业尤为重要,中国的绿色产业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电动汽车以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都取得了全球主导地位。文章直指:“西方国家对这些领域上的抱怨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因为他们自己的产业因缺乏投资而远远落后。”

  其实,不仅仅只有绿色产业这一领域,中国在高铁、商用大飞机(C919)等其他领域也发展迅速。以GDP来衡量,中国政府用来支持新兴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投入,与其国防支出相当。

  作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但凡还在为这个国家的独立与未来可能的发展考虑,就该想到,俄罗斯不仅与乌克兰同宗同源,更是永远跑不开的邻居。与这个个头比自己大、实力比自己强的邻居长期相处,乌克兰不该只想着惹怒对方。如果能在双方保持和平的基础上,通过携手进行经济建设,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那乌克兰才是真正的赢家。

  公开信息显示,日本、德国、法国等在苏州投资比例都很高,“以前是货物出口,现在生产能力都面临转移”。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也只能跟着走,“因为你订单拿不到,可能只有到越南才能去做”。

  今年2月1日消息,黑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辛敏超被查,他于2011年任五常市市长,2014年6月任五常市委书记,2016年11月调任双鸭山市委常委,张希清正是他的继任者,2016年11月任五常市委书记。

  号称“全球最大纯商业体”的“武商梦时代”被视为武汉商业和消费潮流的风向标。今年春节期间,我曾来到这个刚刚开业的商城,见证了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五一前夕,我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商城人气依旧旺盛,与春节期间可谓不遑多让。

  庄辞调研后发现,日韩研究机构从政府处获得的稳定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约为70%,在加拿大著名的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政府稳定支持比例更是能达到80%。她希望,在中国,对理论物理所这类从事纯基础理论研究的机构,稳定支持的比例至少应在70%左右。

  4月27日,武汉市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武汉GDP为4317.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40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762.34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2480.95亿元,增长5.1%。

黄心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