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音频被另作商用是否侵权?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审理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01 05:54:24

  录制音频被另作商用是否侵权?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AI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AI技术应用到声音领域,是否面临侵权风险?司法又将如何回应?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组成五人合议庭,依法公开审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

  庭审现场,殷某表示,他人利用原告声音的配音作品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其中用户“小禾侃剧”自2021年9月7日至今,共发布使用原告声音的作品119部。经声音筛选和溯源,发现上述声音作品中的声音来自被告运营的“魔音工坊”App。被告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原告为其录制的3本书的音频交给被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被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将原告的声音进行AI化处理,并向被告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被告北京信诺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对外出售。殷某称,自己从未授权过任何第三人将其录制的声音进行AI化并对外销售,上述被告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声音权,应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精神损失的侵权责任。

  对此,5被告均否认侵权。北京小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认为,其App中的声音产品有合法来源,来自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称其使用的声音来源于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认为其与原告有过合作,约定经原告录制形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其所有。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信诺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辩称,其分别为微软中国的平台运营商与涉案产品的经销商,不构成侵权。

  殷某在最后陈述中认为,本案诉请的事实依据为人格权侵权,而非著作权侵权,不应以被告有原告关于著作权的授权,当然地推定被告有原告人格权的授权。

  2023年2月2日,新任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在斐济总统府向斐济总统卡托尼韦雷递交国书,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交谈。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2日电 2023开年爆款剧《狂飙》2月1日晚迎来大结局。不过,《狂飙》的热度并没因剧情的终结就此打住,反而在剧集落幕24小时后依旧霸榜热搜。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各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忙碌身影。趁着晴好天气,农户们抢抓农时,为新的一年农业生产做足准备。

  ●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1月15日,天降大雪,黑河市锦河大峡谷内,一支行军队伍正在雪野中蜿蜒前进。“前方道路被毁,由摩托化机动转入徒步行军。”对讲机内传来指令,官兵们迅速下车、整理装具,向着山林深处进发。“冬季大练兵”的第一个课目徒步行军,正式拉开帷幕。

  山东济南、青岛、淄博等地的招聘近日也陆续启动。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中小型现场招聘等,定点定向发布就业岗位,持续“送技能,送培训”,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和各群体就业需求。

黄峻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