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来源: 澎湃网
2024-06-21 20:20:13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

  “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今年6月9日,“淘淘”迎来第三个孩子——一头雄性小江豚,编号“F9C24”;此前两个孩子分别是4岁多的大儿子“汉宝”,即将满两岁的二女儿“小久久”。

  “长江江豚寿命一般在20岁至25岁,按此推断,‘淘淘’处在中年向老年过渡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淘淘”又一次繁衍后代,意味着其整体状况还比较健康。但不容忽视的是,“淘淘”身体部分指标已呈现衰老迹象,出现老年斑、食欲减退等情况。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有淡水鲸豚类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探索建立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育三大保护策略,实现长江江豚从种群持续下降、濒临灭绝到止跌回升的转变。

  “淘淘”及其后代是人工饲养繁育保护策略的亲历者。经过摸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构建起人工环境下成熟的饲养繁殖技术体系。目前,武汉白鱀豚馆饲养着12头长江江豚,其中5头为人工环境下繁育,包括3头二代江豚。

  在郝玉江看来,长江江豚保护逐渐从“拯救保种”转入“种群恢复”阶段,当前仍需通过优化保护策略、创新保护技术、提升管护能力、推动全民参与等措施推进保护工作。(完)

  “我们坐小火车进去,一般是巡查皮带有没有损坏、排水管路有没有漏水、围岩有没有安全隐患等。”白剑烽向记者介绍道。

  吉林查干湖冬捕是全国知名的冬捕民俗。新疆的冬捕也是从东北学来的。1958年,阿勒泰地区组建第一支冬季捕捞生产队后,从吉林引进拉网捕鱼技术至乌伦古湖,至今已有60余年冬捕历史,最高纪录曾一网打出过83吨鱼。

  “这些客观条件和显著优势,是数十年来发展累积形成的,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基础。”瑞丽多宝之城吉祥厅负责人付余林称,疫情形势一好转,大家就迅速回归瑞丽。以他们商城为例,目前入驻商户已超700户,恢复至疫情前的一半以上。预计春节后将恢复至八成以上。

  1月16日20时50分,夜幕下的肇庆火车站灯火通明,广铁集团肇庆工务段肇庆线路车间肇庆线路维修工区11名职工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要在100分钟的“天窗”时间内完成肇庆站17号岔心更换作业任务。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贾启龙)2023年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8日在京召开。会议对今年两次征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征集更多优质兵员。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新要求,锡林郭勒盟将“快递进村”纳入当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赖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