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 交易趋理性

来源: 人民网
2024-05-30 11:54:15

  本报记者 孙杰 潘福达

  既没上演宽幅震荡,也未触发临时停牌,相较此前30年期上市首日的火爆,20年期国债“首秀”虽依旧活跃,但整体行情显得有些波澜不惊——昨天,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始上市交易。业内人士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交易行情“平淡”背后,正是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体现。

  上市首秀价格波动趋稳

  本期债券在上交所的名称为“24特国02”(债券代码019744),面值100元。截至当日收盘,该债券全天最高价为100.895元,最低价为100.500元,收于100.590元,首日涨幅为0.59%。深交所方面,债券名称为“特国2402”(债券代码102268),最高价为100.850元,最低价99.916元,收于100.074元,全天微涨0.07%。

  回顾一周前,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在交易所上市时,盘中一度大涨25%,并两度触发临时停牌。不过,其行情很快出现大幅回调,一波“过山车”行情之后,30年期债券的价格走势趋稳。截至5月29日收盘,30年期国债在沪深市场的最新收盘价分别为101.096元、101.070元。

  “这显示出市场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极高热情和对这类资产的需求。”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原因既包括市场对超长期国债的稀缺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积极评估,也存在少数投资者对国债的炒作和追捧。

  市场的过度反应会导致价格波动较大,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他表示,随着市场对新发行国债的逐步适应和理性认识,交易行为将变得更加理性,价格波动也将趋于平稳。

  银行开售后额度“秒空”

  上市交易前,个人投资者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认购热情依旧不减。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于5 月27日10时至15时30分面向个人客户销售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据悉,招商银行开售半小时内售罄。浙商银行开售10分钟内额度即告罄,追加一定额度后未到截止时间也提前售罄。

  “只要发国债投资者就得靠抢,而且每次都‘秒空’。”浙商银行北京地区某网点工作人员透露。以5月17日首期发放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例,该期国债一经发行就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半小时内北京地区额度售罄,多数人都是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购买,增加额度后也很快售罄。

  为何投资者对超长期特别国债情有独钟?“很多用户认为利率未来可能还会下降,购买国债可以锁定一个长期稳定的利率。”招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安全无忧”“具有较好流动性”是他们购买的理由。

  不同于储蓄型国债,30年期、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均为记账式国债,发行之后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也就是说,即便是债券没有到期,持有者也可以通过交易所进行买卖。由于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还要注意风险。手机银行信息显示,招商银行、浙商银行“24特别国债02”风险等级分别为R3中风险、R2较低风险,招商银行仅限风险评级为A3及以上客户购买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个人投资需做好自身评估

  今年财政部将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为20年、30年、50年三种。20年期、30年期已相继顺利首发,50年期的国债也将于6月14日首发。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超长期国债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普通人又该如何正确参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国家的信用背书,风险相对较低,同时能够提供较长期的固定收益。”田利辉表示,对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一个投资选项,特别是对于那些寻求长期稳定收益和低风险投资的投资者。

  然而,由于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较长,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时还需要考虑自身的资金流动性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他建议,普通人需要深入了解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特点,包括期限、收益率、流动性等,评估自身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资金安排。

  <strong>(新春走基层)长沙“无声面包店”德国店长的新年心愿</strong>

  针对本次改革在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方面有哪些安排的问题,该负责人介绍称,总的思路是,保持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基本架构不变,进一步明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提高审核注册的效率和可预期性。

  对于消费复苏的预判,部分基金经理所持态度相对谨慎。在宝盈基金陈金伟看来,部分消费领域“简单的疫情砸坑,再填坑”的投资机会,在指数及大多数个股均在较低估值水平的情况下并非最优解。

  新华社马尼拉1月31日电 通讯:为和平与正义而奔走呼号——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敦促日本反省侵略历史

  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

  “陇海线上的老铁路桥、老商丘火车站,以及见证铁路变迁的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复兴号动车等,都会通过砖雕艺术呈现,争取明年与大家见面。”目前,潘明生正全力创作一组反映中国铁路发展的砖雕作品。

李文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