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推出“非遗科普周” 将举办“小小志愿者”开放日活动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0 13:37:48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7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馆6月4日至6月10日推出“非遗科普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6月8日至10日,中国科技馆还将举办“童心相伴,共度端午”主题“小小志愿者”开放日活动。

  “非遗科普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通过非遗作品征集展示、古代科技主题展厅打卡、诗韵端午百草香暨“澄古观今向远行·端午节”中药文化与合理用药公益科普宣传活动、“非遗+科技”精品教育活动体验、面向青少年开展“风华传千载非遗共我行”非遗作品征集活动等系列活动,展现非遗中的文化与科学之美。

  其中,“探古代科技寻非遗印记”展厅打卡活动,在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内设置“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华佗五禽戏”“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陶瓷”“九连环”等8处打卡点,让观众认识非遗项目,学习其中的科技知识。

  端午假期,中国科技馆与国家药典委、中国中药协会联合开展诗韵端午百草香暨“澄古观今向远行·端午节”中药文化与合理用药公益科普宣传活动,引导观众探索“中医药文化的知识和价值”,培养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中国科技馆面向8-12岁亲子家庭推出的“传统制香——非遗+科技”精品教育活动,将在科技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非遗、动手体验技艺、参与交流讨论,感悟非遗背后的中华传统科技智慧。

  中国科技馆即将举办的“小小志愿者”开放日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小小志愿者”风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此次活动是该馆首次面向公众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小小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内容及精神面貌,也是观众直观了解“小小志愿者”活动内涵及意义的重要渠道。

  活动中,“小小志愿者”们将作为展厅的向导,为公众解疑答惑,和小朋友一同探究展项背后的科学原理;变身为“科学小博士”,将通过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展示神奇的物理现象,带领青少年领略科学实验的奇妙魅力。此外,“红领巾讲解员”主题宣讲将带领青少年感悟科学家精神,感受中国载人航天的非凡历程。

  据了解,“小小志愿者”活动是中国科技馆品牌教育活动之一,自2007年创办至今,已有千余名“小小志愿者”在展厅为观众服务。该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少年走进科技馆, 培养他们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并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完)

  不仅是三江源,中国的其他国家公园建设也是蹄疾步稳。2022年,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已获准进入创建国家公园阶段,计划将于2024年完成各项创建任务,迈入国家公园行列。祁连山国家公园已完成试点任务,计划将于今年正式设园。

  “我们那的麻糍跟这里完全不一样,今天的体验活动对我来说,很新奇很有意思。”来自马来西亚的Ryan体验完捣麻糍后兴奋地说。

  2023天津冰雪消费节以“畅游冰雪世界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贯穿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点,旨在大力发展冰雪主题消费,带动服装、体育用品、餐饮、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重点聚焦乐动冰雪、乐游冰雪、乐购冰雪、乐享冰雪“四大行动”。

  当地时间1月13日,西来寺在香云堂举行2023年新春记者招待会,宣布今年春节庆典将全面开放。洛杉矶郡警察局有关负责人也出席记者会,感谢西来寺长期以来对当地社区作出的贡献,承诺将全力保障春节期间交通顺畅与安全,并借此机会向华人祝贺新春。

  海东市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史称“河湟间”,是河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区,五千多年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农耕文化。河湟文化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共同铸就了黄河流域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中,有数千名被害人上当受骗,其中不乏首次考证成功后,听信犯罪嫌疑人编造的所谓“多种证书获得更多挂靠机会”“再考一个高级证书可以增加挂靠年收入”的美好愿景,再次交费陷入了考证“连环套”。钱越花越多,但挂靠却始终没有音讯,等当事人反应过来,培训机构已经跑路。最终,除了一堆无用的证书,被骗者血本无归。

王涵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