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很冷 喜剧很暖”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13 09:01:56

  中新网沈阳6月12日电 题:“东北很冷 喜剧很暖”

  中新网记者 韩宏

  为期5天的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11日晚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冯小刚、朱时茂、徐峥、贾冰等多位电影人亮相现场,东北喜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00多年前,沈阳人任庆泰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片段中就有喜剧元素;1949年1月22日,沈阳宏大电影院(今沈阳市文化宫剧场)上映了中国第一部喜剧动画电影《瓮中捉鳖》;近年来,《热辣滚烫》《末路狂花钱》《乘风破浪》等颇受欢迎的喜剧影视作品均有东北人的身影。“东北风”已成为中国喜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北是一片喜剧沃土

  东北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乃至城市风貌都为东北喜剧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基因”。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教授蒋尧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喜剧被接受、被喜爱更多地来自于地域文化底蕴所带来的吸引力。”

  蒋尧尧说,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塑造了东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东北人敢闯敢干不服输的性格特点在东北喜剧电影中很常见。她认为,在东北人的文化“基因”中,似乎天生就有乐观精神,擅长用幽默的语言去化解生活中面对的困难。

  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穆凯认为,东北喜剧就像一条大河,这条河由不同艺 术类型“汇聚”而成,如二人转、相声、评书等“地方戏曲”,也成为喜剧艺术的“催化剂”。

  “东北很冷,喜剧很暖。”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开闭幕活动总导演林振宇说,喜剧不只是让人乐,还要让人感受到温暖和阳光,传递出一种热量,东北的地域特征亦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中国喜剧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东北喜剧明星不断涌现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表示,东北是喜剧沃土,涌现出一批喜剧人才,在编、导、演等方方面面都形成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

  “心中有阳光,满眼亮堂堂。”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中国知名喜剧演员巩汉林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东北人对喜剧的诠释没有拐弯抹角,比较直接,“让观众笑得酣畅淋漓就是东北喜剧的特点”。

  蒋尧尧表示,相较于其他方言,东北方言有着更为普遍的接受度,其幽默感比较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在传播效果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东北人擅长结交朋友,这种性格使得他们更容易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笑料。

  东北喜剧与时代同频

  从“乡村舞台”到春晚小品,再到影视剧、微电影,东北喜剧与时代同频。穆凯在评价东北喜剧时如是表示。

  从题材上看,耕耘在黑土地上的农民、曾经在工厂带过“大红花”却不得不下岗的工人、在东北二、三线城市中的普通市民......以小人物为切入点是东北喜剧的创作特点。蒋尧尧指出,作品中人物身份不同但都有着典型的东北人影子,即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和敢于自嘲的文化自信。

  从表演形式上看,东北喜剧从过去用夸张的肢体语言等让人发笑,到如今通过日常生活表达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社会态度,东北喜剧在不断改变。如电视剧《乘风踏浪》展现了东北年轻人的创业历程,并在其奋斗过程中体现幽默感。

  如今,短视频已成为碎片化娱乐时代的主要内容载体,而越来越多的东北民间喜剧人才涌现,为喜剧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我们每个人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都在努力地拍喜剧、演喜剧,而在东北,人们每天的生活便是一部喜剧。”林振宇说。(完)

  根据欧盟委员会(欧委会)4日发布的声明,这一限价机制涵盖俄罗斯出口的所有石油产品,对于汽油、柴油、煤油等较贵产品设定每桶100美元的价格上限,对较便宜的石油产品如燃料油、石脑油等设定每桶45美元的价格上限。

  除了对旅游行业,“通关”对于学界的交流同样意义非凡。“‘通关’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是各项交流活动的必要条件。我们很多老师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有很多研究计划和合作,需要频繁地前往内地;我们跟内地多所院校也有合作。我们非常开心全面‘通关’。”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一个最实际的例子,就是去年6月正式设立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学校最初的规划里,广州校区与香港校区将保持非常紧密的合作,包括授课的师资、跨校区交流学习等,这一切若无“通关”作为前提,可谓举步维艰。

  美国歌手碧昂丝(Beyoncé)获本届格莱美音乐奖9项提名,最终将最佳舞曲/电子音乐专辑、最佳舞曲/电子音乐制作、最佳R&B歌曲和最佳传统R&B歌手等奖项收入囊中。虽然她的年度制作、年度歌曲和年度专辑三个重头奖项提名均落空,但碧昂丝成功刷新已故指挥家乔治·索尔蒂(Georg Solti)保持的31项格莱美奖纪录,成为格莱美历史上获奖最多的音乐人。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放眼神州,人们又忙碌了起来:车站大屏,列车发车的间隔短了;餐厅门口,取号等座的队伍长了;田间地头,往返劳作的脚印密了;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的声音高了……

  <strong>中国经济复苏前景令世界期待</strong>

  疫情前,多次选择自由行出国游玩的北京白领郑潇,这次也改变主意,计划选择出境团队游。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疫情前,我的时间比较自由,也没有工作负担,常常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这3年来,工作基本填满了我的生活,加上目前各国出入境政策复杂,我没那么多精力处理出境游需要办理的手续、制订旅游攻略,而且团队游的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更高”。

李育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