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召回、无赔偿!理想汽车不谈“人文关怀”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6 20:33:29

污污的网站下载「じゃ俺の人生がうらやましいか」  《中国企业家》:本书重点论证了人口和创新的关系,但随着经济发展,生育传承的意愿变得越来越弱。如何看待这个现实困境?根源是什么?如果说现在养育孩子成本太高的话,古代人多生孩子,其实是当时的一种风险对冲机制,生的孩子越多,家族获得繁衍的可能性越高,现在是不是因为不需要这种风险对冲了,大家反而没有生育的愿望了?YMbbm-FFUcnrEjSxOhHNZT9-裁员、召回、无赔偿!理想汽车不谈“人文关怀”

  来源:锌财经

  原来车企不仅可以召回汽车,还可以“召回”员工。

  继大规模裁员一月之后,理想汽车突然紧急召回部分关键岗位的被裁员工。毫无疑问,这又是一起“裁员裁到大动脉”的典型案例。

  有意思的是,理想似乎并不愿意为这次错误的裁员决策“买单”。没有赔偿、没有态度,这种反复横跳,视员工尊严和利益如空气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理想管理层的傲慢,也展现了理想企业风气究竟能有多么差劲。

  或许是2023年的“幸运”冲昏了头脑,让理想忘记了什么叫脚踏实地。如今,面对MEGA失利和销量的下滑,以及财务状况的不佳,理想是时候沉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存在的各种问题了。

  这出闹剧,其实也给了国内其他新能源车企一个警示,在技术发展的道路和技术人员的去留上应该更加慎重。

  员工该不该回去?

  为降本增效,理想于五一假期之后开启了大规模裁员,整体裁员比例超过了18%,超过5600名员工受到影响。

  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裁员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原有的200多人缩减到仅剩40至50人,而智能驾驶团队也将被缩减到1000人以内。

  一般来说,企业裁员基本裁的是资历较浅、业绩水平比较低,或者是价值较低的员工,但令人怎么也想不到,理想反其道而行之,来了一场“去精华、留糟粕”的戏码。

  多位理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在MEGA失利和纯电产品节奏放缓后听说过改款传闻,但现在还未得出具体方案。在此背景下,研发和测试等涉及产品进化方向的关键部门成为主力。而一月之前的大规模裁员,对理想汽车的研发测试部门影响极大,开发几乎陷入停滞,测试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团队协助。

  等回过头之后,理想突然又发现了这些岗位的“关键”,于是研发测试端被裁的员工们接到了召回通知。

  但据界面新闻报道,理想与被裁员工此前协商的赔偿金尚未发放,并且后续这部分补偿将不会提供给被召回人员。此外,涉及员工的合同将直接延续,目前还不清楚召回规模和各部门比例。

  来源:脉脉

  理论上,理想裁员相当于解除了劳动合同,双方已不再存在劳动关系,而后续召回,双方也应该重新签订一份新的劳动合同。

  所以哪怕员工响应号召重新回到岗位,当时裁员所协商的补偿,理想还是应该如实支付。

  企业从来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理想召回部分被裁人员,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离开这些员工的价值,会导致其更大的利益受损。但谁又能保证,等利益问题不存在了,理想是否又会将这些员工裁掉呢?

  因此,理想应该为自己做的决定付出代价,员工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最近这几年,企业大规模裁员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但明显的市场预判和公司决策失误,绝不应该由普通员工背负。

  从扩张,到裁员,再到召回,这一系列操作,充分暴露了理想汽车高层决策的随意与莽撞。

  理想为什么要裁员?

  事实上,裁员又召回的车企不止理想一家。

  5月14日,特斯拉公司正开始重新聘用部分超级充电桩团队的员工,该团队于四月底解散,当时被解雇的员工接近500人。

  不同的地方在于,特斯拉裁员的直接原因是部门主管蒂努奇反对马斯克疯狂的裁员方式,而理想裁员的原因则是自身的发展发生了明显下滑。

  来源:理想汽车2023年财报

  卖爆的同时,理想汽车的员工规模也开始迅速膨胀,2023年整体新员工数量超过1.6万,在原有规模上同比增长了60%。这让理想的员工总数超过了3万人,仅次于蔚来。

  高光之下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更是自信的表示:“三年内让所有理想汽车工厂里的工匠们能够获得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同样等级的收入和成就。”

  此外,李想还曾公开表示2023年目标全部达成,2024年要挑战更高的目标:800000、100000、30000、2000。这些数字分别代表全年销量目标是80万辆,并在当年实现 “中国市场豪华汽车品牌销量第一”。

  然而进入2024年,随着问界等新势力的突然发力,以及理想压重注的MEGA失利,让理想的日子突然变得艰难起来,经营大不如去年。

  今年3月,理想官方将全年销量指引从80万辆下调至56至64万辆。到6月5日,理想汽车再次下调2024年销量目标,调整后的目标为48万辆。

  在销量放缓和目标下降的趋势下,理想汽车人力冗余的迹象愈加凸显,裁员成为了必选项。

  而早在4月初,就有一位自称为理想汽车员工的账号就在社交平台爆料称,理想新offer全部暂停审批,17(级别)岗以上会有少量股票,但可能与绩效等考评挂钩,低绩效无法套现。

  随后到5月初,又陆续有内部员工放出消息,理想汽车内部开始逐渐裁员,首先“动刀”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另外造型部门、生产以及供应链相关部门均有不同比例的人员调整。

  但理想怎么也没想到,这轮裁员会裁到自己的“大动脉”上。

  推迟纯电后该走向何方?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理想汽车太过着急,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今年3月,李想发布了一份内部信,首先承认了MEGA的失误,并决定暂缓向更多城市推广该产品,要集中精力向纯电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推广MEGA;其次理想决定不再过度关注销量,要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价值。

  按照理想原本的计划,是今年3月发布MEGA,下半年再发布M9、M8、M7三款纯电SUV,其中MEGA和M9、M8今年量产,M7明年第二季度量产 ,形成“4增程+4纯电”产品阵容。

  图:理想纯电SUV谍照

  汽车行业的节奏非常重要,一步空,步步空。在MEGA失利之后,5月20日,李想又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而是改期明年上半年。

  其实关于产品策略的调整,也体现在理想一季度财报的承压。

  一季度,理想汽车凭借8.02万辆销量营收243亿元,较去年一季度的183亿元增加了32.3%。但经营利润出现了明显亏损,亏损额达5.85亿元,结束了理想连续四个季度的经营盈利。而得益于理想的10.69亿元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理想最终净利润为5.91亿元,但依然同比大幅下滑36.7%。

  来源:理想汽车2024Q1财报

  在这样的财务状况下,理想选择推迟纯电车发 布,无疑是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纯电车销量为668.5万辆,同比增长24.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虽然纯电车销量依然高于混动车,但从增幅来看,却是混动车大幅领先。

  有观点认为,尽管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固态电池正逐步商用,但综合考虑国内出行环境、长途需求,国内混动车销量今年很可能追上纯电车。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混动车可以摆脱续航焦虑,就算油费略高,对于豪车车主而言也不是大问题。

  推迟纯电车型上市、静观市场变化,对理想来说显然更加稳妥。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消费者喜好,也能确保推出的纯电产品能够真正符合市场需求。

  吃一堑长一智,不管是裁员错误,还是产品失利,又或者是财报承压,这些都在“要求”理想和李想沉稳下来,认真思考“出路”到底在哪里。

责任编辑:杨红卜

  从行为上看,美方“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模式没有改变,仍伙同七国集团盟友发布前所未有的涉华声明,大肆指责中国搞“经济胁迫”,还计划出台限制美国企业对华高科技投资的行政令。在台湾问题上,美方也未有放弃操弄炒作的迹象,其在两国元首会晤中做出的涉台承诺,在国会不断蚕食和破坏下面临沦为一纸空谈的风险。

  当然,新的技术来了,我们肯定也要去拥抱。10年前,我们也是以最快速度上了移动互联网,未来,我们也得很快跟上技术。跟上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底层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要长期去做。

  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浦东基地正式总装下线,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工程发展阶段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