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江苏徐州举行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25 05:52:12

  中新网徐州6月23日电(朱志庚)6月22日,2024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来自相关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63家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矿业类人才培养展开了广泛研讨。现场发布了《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

  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矿业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共建教育教学资源,202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此次会议。

  现场发布的《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具体包括协同联建行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矿业类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成立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设置矿业类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系列奖励五个方面。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 院院长黄艳利介绍,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已有四届智能采矿工程特色班毕业生128人。其中101人升学继续深造,27人就职于各相关专业大型国企。“学校开展数智赋能、五育并举,持续优化智能开采课程体系,继续强化校企协同机制,实行贯穿式本科导师制,深入科教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围绕制约矿山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将智能矿山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资源库,在解决现场真实问题的同时,培养智能采矿人才。”

  智慧矿山建设是矿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表示,目前,全国煤矿行业智能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企业迫切需要具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采矿技术融合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次研讨会着力打造一个常设的煤炭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进行常态化的学术类交流研讨,促进智能采矿相关新专业的建设。高校可以根据适应智慧矿山建设的要求,培养各种复合型的急需人才。”(完)

  上午8点多,在河北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场缆车站外,游客排起了长队。滑雪教练卢永帅盘算着课表,当天已有两组学员预约滑雪课,每堂课2至3小时,“现在每天有300多人找教练学滑雪,我们滑雪学校120多名教练都忙不过来了。”

<strong>  将乘客安全舒适送达</strong>

  除了现汇和物资援助之外,中方也在加快落实对叙利亚的粮食援助项目,其中220吨小麦正在运抵的途中,余下的3000余吨大米和小麦将于近期分两批发运。

  “全球增长正在急剧放缓,随着更多国家陷入衰退,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去年9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建议,各国央行应加强协调,对政策决定进行清晰的沟通,同时保持独立性,这将有助于锚定通胀预期并降低所需的紧缩程度。发达经济体央行应高度关注货币紧缩的跨境溢出效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建立外汇储备。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最新出炉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称,互联网科学传播是最便捷的科学传播方式之一,也是中国科学传播的后起之秀,目前已有后来居上之势。

  目前,叙利亚在此次地震中的死亡人数已达3000多人。

王乔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