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东:今年珍酒产能已超过4.1万吨,预计储酒将超10万吨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2 16:15:59

  据珍酒李渡集团消息,6月21日,珍酒李渡集团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资者日活动在贵州遵义召开,股东及股东代表、投资机构代表、证券分析师近160余人出席。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主持股东周年大会,集团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代表、独立非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参加。

  大会审议了2023年财务报告、末期股息分配方案,续聘2024年度审计机构、选举董事等8项重要决案。

  投资者交流环节,吴向东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 支持公司发展表示感谢,并就公司2024年发展战略、业务布局及行业机遇等与投资者交流。

  吴向东表示,珍酒李渡2023年上市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上市首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将以“强身健体”为发展方针,坚持在品牌、产能、渠道和团队等方面下足功夫,为投资者、合作伙伴、消费者、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行业调整周期下,珍酒李渡的市场布局和发展情况是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吴向东表示,今年行业仍面临宏观环境挑战,但行业调整期往往可以为稳健发展和有准备的品牌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珍酒为例,今年上半年,在品牌、渠道、产能、产品等方面发展卓有成效。回厂游和品鉴会全面升级为“圣地之旅”和“国之珍宴”,既提升了品牌整体形象,还为业务拓展和转化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实施双渠道增长战略,珍酒事业部和高档酒事业部定位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在河南、湖南、贵州等核心市场持续保持预期增长。今年珍酒产能已超过4.1万吨,预计储酒将超10万吨,将为高端产品进一步扩量和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坚实基础。珍三十转向流通渠道,实现了稳健增长。吴向东还透露,即将推出的珍三十和珍十五升级版,将拥有更高的产品品质与性价比。

  中金公司分析师祝美学现场提问时亦表示,虽然当前存在消费场景缺失和消费频次下降现象,但近期的一线调研发现,珍酒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作为行业老兵,关于吴向东对行业未来发展怎么看,也是投资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吴向东表示,行业调整期给非品牌企业带来的影响,要比给品牌企业带来的影响大,他对下半年和明年发展很有信心。随着经济好转,行业也会向上发展。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寻找增量,迫在眉睫,而“美食+美酒”的跨界融合,将是白酒实现增量的重要依托。如珍酒正打造场景化、沉浸式“美食+美酒”的珍酒·1912美食研究所,推出可复制、标准化、可推广的美食美酒融合新样本,推动建立统一美食标准,助力中华美食走向世界,同时也实现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对于李渡和湘窖的发展,吴向东表示,李渡坚持从“小而美”到“大而精”的战略转变,不断拓宽产品矩阵、加强传统渠道铺排及全国化布局。湘窖将聚焦经销商质量的提升,通过实施大网点战略和加强体验式营销,进行渠道渗透。

  对于珍酒李渡的未来,吴向东表示,将践行长期主义,坚持“做难但正确的事”,他特别强调,珍酒李渡不会牺牲渠道健康盲目追求增长,而是注重长期发展,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团队建设,以及对经销商的精心筛选和扶持,确保渠道的稳定与高效。同时,将始终走品牌高端化路线,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以应对未来市场的挑战。

  现场,吴向东还就投资者关心的市场管理、企业治理等问题进行交流。问答间,既回应了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也让投资者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自信的珍酒李渡。

  活动期间,珍酒李渡安排了珍酒厂区参观和全新升级的“国之珍宴”高端品鉴会体验,让投资者亲身感受珍酒从历史传承到现代创新的每一个细节,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此外,张代雷表示,选择值班的员工并非不能回家过年,“不少快递员会在年初六时回家,到正月十五左右再返岗。”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19/9285898929584684223.jpg" alt="" />

  存算一体:资本和产业双轮驱动,存算一体芯片将在垂直细分领域迎来规模化商用。

  具体而言,福建将深入推进闽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精密机械、生物科技、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合作,高质量建设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涉台经济合作园区;深入推进闽台优势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支持在闽优质台企在大陆上市,加快区域性股权市场“台资板”建设;深入推进闽台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打造两岸能源资源中转平台和对台功能性经贸平台,支持福州、平潭等地建设对台跨境电商集散枢纽,支持平潭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

  诚然,文化无国界,正如别具一格的“唐诗西韵”同样俘获了不少乐迷的心。一位叫做布兰登的观众坦言,自己很喜欢中国诗歌的意境,“诗与歌剧的结合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探索,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来自中国的文化作品。”

  对于翻译中涉及的本土化传播问题,李家真也作了说明。遇到英国传统中约定俗成的事物或者耳熟能详的典故时,李家真觉得需要向中国读者补充说明,以便清除阅读障碍。此外,一些外文注解的立场是针对西方读者而设立的,其价值取向和呈现效果并不能让中文读者满意,所以译本要采用中国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增加适合中国读者了解的内容。

王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