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法治网事②】普法“搬”上网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2 03:34:42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普法工作也与时俱进,将普法内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随时随地接触到法律知识,了解各项最新政策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提高着法律知识的传播效率,也扩大了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

  普法“搬”上网,不仅是普法形式的创新,更是普法理念的革新,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对普法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与追求。网络普法提供了双向交流的平台,通过邮件、留言板等,人们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反馈意见,使得原先单向的法治宣传,变为双向的传播互动,更有助于普法工作者及时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宣传策略,进一步实现精准宣传。

  同时,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网络普法的形式更多样化,各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微短剧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综合宣传。专业化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活化宣传贴近群众,使普法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灵活,让法律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群众面前,增强受众的关注与兴趣,也使得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各网络平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作出大量优秀网络普法产品,普及宣传民法典、未成年 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解答网络传播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发布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等,收效良好。“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吸引超220万人报名参赛,竞赛访问量逾1.64亿;全国建立以普法为主要任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视频号等超过3万个;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注册学校超过21万所,用户数1.78亿……人们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持续提升。

  根据财政部数据,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从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2022年数据尚未公布。小口径宏观税负更是从2012年的18.7%降至2022年的13.8%,11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利率方面,与2022年末相比,2023年以来的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有所下降。Wind数据显示,1月份同业存单的平均发行利率为2.45%,较2022年12月份的2.57%有所下滑。

  随着出境游的有序恢复,部分消费者对出境旅游的期待也愈发高涨,护照及签证业务的办理则是出境旅游的“敲门砖”,预计预约火爆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为促进储能发展,有关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加快“十四五”时期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争取到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

  联一村党总支驻村第一书记倪晓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民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一年的收入1300元。依托新产业,除了能获得产业分红,还可以成为新项目的工作人员,月收入能超过3000元,收入明显提高。”

  据介绍,该会客室面积90平方米,结合户型结构划分设置四个功能区域,实现了“宣传、调解、服务、听言”一体化。配有身份证拍照一体机、户政业务智慧柜台、临时身份证制证机及居民身份证人像采集系统等便民利民设备,覆盖了9000余户常住人口的智慧社区安防系统,具备了“足不出区”的矛盾调解公共服务,打通了服务民众的“最后一米”,让周边民众享受居住证办理、户籍业务办理、身份证补办更换、反诈知识宣传、困难紧急救助、矛盾纠纷调解、业务沟通咨询、意见征求反馈等多项便捷服务功能。

汪坚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