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被提出清盘呈请,会有哪些影响?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11 02:45:29

  文/庞无忌

  碧桂园被提出清盘呈请。

  碧桂园集团28日公告称,Ever Credit Limited于2024年2月27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内容有关呈请人与公司之间本金约16亿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贷款及应计利息。

  提出清盘,这意味着 什么?

  清盘呈请≠清盘

  有人一听清盘呈请就觉得很紧张。那什么是清盘呈请?买了碧桂园的房子会影响交房吗?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被债权人提起清盘呈请不等于被清盘。清盘就是停止公司运营,出售所有资产换取现金,然后按照优先顺序来偿还企业债务。一般而言,按优先级来看,债权人排前面,股东排在最后。

  清盘呈请是什么?如果一个企业借了钱,没有按时还,也就是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债权人(借钱给企业的人)是有权利申请清盘呈请的。任何一个债权人都可以申请,但申请不代表一定会被清盘。

  清盘需要经过法院审理后最终决定,法院会听取聆讯、综合评估,只有清盘的价值更符合大多数债权人的利益时才会被批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公司能通过其他方式,如:加快销售、债务重组或资产重组等来恢复稳定运营,那显然这是对所有债权人更为公平有利的,法院基本上就会驳回清盘呈请。

  碧桂园会怎么样?

  根据公告,提出对碧桂园进行清盘呈请的债权人所涉及债务金额16亿港元。据接近碧桂园的人士透露,建滔集团债务金额在碧桂园境外整体有息负债占比很低。一般而言,法院因债务占比很低的单一债权人的呈请批准清盘的概率是很小的。

  所以,这一次大概率碧桂园的正常经营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境内保交楼的工作也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接近碧桂园人士透露,自公告无法如期偿付所有境外债务以来,碧桂园已聘请财务和法律顾问,协助评估该公司资本结构及流动性状况,并制定整体的解决方案。目前已与境外主要债权人团体代表小组建立了有效沟通机制,境外债整体重组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公司清盘是各方皆输的结果”。公司将持续与主要境外债权人团队积极协商沟通协作,以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记者从碧桂园集团获悉,目前,碧桂园经营活动保持正常,集团已获批进入“白名单”的项目超135个。2023年全年,碧桂园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涉及31省249个城市。

  1月15日,碧桂园集团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在会上表示,2024年公司预计交付量超48万套。

  碧桂园可以做什么?

  从各种分析来看,这一次的清盘呈请,与其说债权人真的想要清盘碧桂园,不如说是一种施压的方式,敦促碧桂园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碧桂园可以做什么?

  从过去的案例来看,法院从受理到判决需要持续数月乃至更长时间。据碧桂园公告,此番高等法院已将呈请的首次聆讯日期定为2024年5月17日。之前收到清盘呈请的公司大多选择通过协商使提请人撤回呈请,或通过应辩使法院驳回呈请。碧桂园也可以选择跟呈请人好好商量,提出一个更好的债务方案,或者进行应辩。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对于碧桂园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可能是尽快形成债务重组方案,并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向市场公布。其中包括:实控人拿出切实的诚意,如:处置资产、家族财富等,让债权人认识到,重组方案是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唯一解决思路,而非单方面提起清盘。

  <strong>新疆北部局地仍有大到暴雪</strong>

  西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1月4日举行。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五星介绍,今年,金融街服务局将全方位服务保障北交所提质扩容。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下一步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思路举措,就全力推进追逃追赃重点案件、稳步推进跨境腐败治理、积极构建双多边反腐败合作机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推动反腐败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方面政策都要同向发力、互补协同,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要适度加大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今年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集聚起更强大政策合力,形成“1+1>2”的效果,才能让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让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据统计,2021年以来,福建省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找出90万条疑似困难群众数据,累计排查疑似困难群众128万人次,及时将5.26万人纳入低保、特困、孤儿等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由于二战后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防卫力量的发展一直处于重质轻量和比较低调的状态。但是,随着美国的全球战略向印太转移,加紧实施旨在遏制中国崛起的“印太战略”,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印太地区的地位上升。俄乌冲突则使得日本找到了加强防卫力量建设的借口和契机。

赖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