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轮式起重机七次打破世界纪录

来源: 凤凰网
2024-05-30 13:37:43

  我国工程机械竞争优势持续增强,轮式起重机七次打破世界纪录——

  可将230吨物品吊至170米高(经济新方位·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刷新纪录。今年3月,徐工XCA4000轮式起重机在河北衡水完成首吊,顺利将重120吨的机舱,长95米、重28吨的扇叶吊至162米高空。该起重机可将230吨物品吊至170米高,全球最大轮式起重机纪录第七次被徐工打破。

  “工程机械行业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和转型升级提速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表示。

  迈向高端化,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不久前,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主塔工区1.5万吨米塔式起重机顺利验收。该塔机最大起升高度400米,最大起重量600吨,搭载了1 0项世界首创技术。1.5万吨米的起重力矩设计标准,意味着可在25米的工作幅度范围内轻松完成一次性吊起300辆小汽车的任务。

  “张靖皋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其350米高度的南航道桥北主塔建设重任将交由这‘巨人的手臂’完成。”中铁大桥局有关负责人说。

  苏子孟介绍,去年以来,在行业总体面临周期性挑战的背景下,高端装备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大型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大吨位矿用自卸车、大直径盾构机、大型桩工机械、高米数臂式升降作业平台等重大技术装备销量呈结构性增长。

  迈向智能化,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无人摊铺机双机并排摊铺,无人双钢轮压路机随后压实路面……今年2月,依托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徐工数字化智能施工集群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完成无人路面铺装。技术突破传统施工方式的限制,实现了全天候连续施工,极大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作业成本,保障施工安全。

  三一桩机“灯塔工厂”,利用人机协同、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85%,生产周期减少77%;中联智慧产业城,每6分钟可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

  “数字化技术已在工程机械行业多层面渗透,许多企业入围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取得新进展。”苏子孟说。

  迈向绿色化,竞争优势逐步形成。

  2023年,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210%;今年一季度,销售电动装载机1354台,超过去年半年销量,市场渗透率跃升至5.1%。苏子孟表示,电动工程机械逐步形成工况适应性好、零尾气排放、低噪声、高可靠、易保养、高效率的竞争优势。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中国仍是跨国投资的‘乐土’和‘高地’。”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CDF年会上强调。

  “美国欲拉菲律宾与中国对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美菲近来一系列扩大军事合作的行动表明,菲律宾正成为美国在南海和台海针对中国的重要跳板,这将导致地区局势不可避免陷入紧张。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G7外长会前访问越南,也想把越南拉入与中国对抗的前线。然而,越南人非常清楚这是美国人设下的陷阱。越南学者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2019年越南国防白皮书明确提出“四不”政策,即不参加军事联盟、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不允许外国在越南建立军事基地或利用越南领土来反对其他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越南‘四不’明确表明了河内在外交事务中的立场。”报道称,现在除了菲律宾,东盟没有其他国家上美国的当,而美国正在打开菲律宾的“战争手提箱”。

  高燕文在担任丘北县政法委书记期间,有一次因为丢失了家门口的一块脚垫,便马上要求县公安局出警,结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五六名刑警忙活了一通下来,问家里到底是丢了什么贵重物品,才知道原来是他家门口的一块脚垫丢了。

  在全球经济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凭借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能,承担起“确定性”角色。而对中国来讲,全力拼经济的2023年,外资也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相信,企业CEO访华时会为中国感到兴奋。中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大市场,当他们参观后,就有可能进行投资。这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而《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近几年做的民调结果显示,中韩两国民众有很多相近之处。如2022年底“中国影视作品公众认知与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中,35.9%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今年1月“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供应链持续混乱,中韩两国企业代表分别有42.6%和43.8%选择“要加强合作”。2015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中韩两国如何看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该民调还有一项“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结果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和日本人分别打出5.9分和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分和4.2分。

杨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