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反目,华熙生物内忧何解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2 02:53:39

  来源:国际金融报

  近日,华熙生物旗下“夸迪”品牌前主理人枝繁繁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夸迪官方客服号在所有的代理商群里公然造谣,表示代理商被拖欠的货品和奖励都与其有关。言论一出,她的社交平台涌现大量谩骂、指责的声音,无奈之下只能起诉华熙生物,要求后者公开道歉、澄清事实。

  事件发生后,《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联系枝繁繁和华熙生物,但截至发稿,二者均未就此进行回应。

  随着枝繁繁公开发声,外界关于华熙生物内部动荡的猜测甚嚣尘上。今年以来,华熙生物多位核心员工岗位出现变动,或离职、或调任,这也被视作公司刀刃向内,寻求变革的信号。

  风雨欲来,华熙生物又能否安全度过“阵痛期”。

  “功臣”反目

  按枝繁繁所言,对于市场上近期流传的、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她原本打算一直保持沉默,期望时间可以冲淡流言。

  直到5月16日,夸迪官方客服号在所有的代理商群里造谣,称之所以代理商交了货款却拿不到货,是因为货款都在枝繁繁手中;之所以不给代理商发奖励,是因为第三方公司是枝繁繁的关系,“我让他们注销了”。

  言论发出的当晚,枝繁繁的社交平台涌现大量谩骂、指责的声音,不少人让其还钱,“人在做天在看,积点德吧”“又当又立,保证金强制转货款”“只会捞钱的诈骗犯”“清华就教会她骗人了吧”……

  对于华熙生物而言,枝繁繁算得上“功臣”,她是“夸迪”的灵魂人物。

  2017年,枝繁繁从商标库中的一堆商标中熬夜挑中了“夸迪”,原始团队只有5个人,大家一起在连办公桌都没有的仓库里做“夸迪”。2018年,定位为高端抗衰品牌的“夸迪”正式成立,产品主打冻龄抗初老,第一年的销量只有不到5000万元。

  与众多国货品牌相似,“夸迪”靠李佳琪实现了突围。

  2020年3月,该品牌首次出现在李佳琪直播间,那一年“夸迪”实现营收3.91亿元。而后为了将“夸迪”做好,枝繁繁亲自下场直播“带货”,向消费者科普护肤知识,将自己打造为美妆护肤博主。

  在她带领下,“夸迪”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2021年、2022年分别创下营收9.79亿元、13.68亿元,成为华熙生物旗下第二个迈入10亿营收阵营的功能性护肤品牌,地位可见一斑。

孙婉秋摄

  研发动荡

  直到2023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全线下滑,“震感”也逐渐扩散到人事层面。

  去年上半年,“夸迪”所贡献的收入同比下滑10.1%,对应约5.4亿元;来自“米蓓尔”“BM肌活”的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6.81%、29.62%,“润百颜”跌幅最小,为2.04%。核心品牌的萎靡直接拖累了华熙生物整体业绩表现,其当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27%,首次增收不增利。

  集中在下半年的“618”“双11”“双12”等重要消费节点也没能扭转这一局面。

  去年全年,华熙生物来自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收入同比下滑18.45%,原料业务及医疗终端业务则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对冲之下,公司全年营收依然同比下滑4.45%,为60.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8.97%至5.93亿元,倒退至2019年的水平。

  彼时,华熙生物在谈到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时表示,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推进“四轮驱动”业务布局,为摆脱过去成功的路径依赖,继续推动管理变革的全面升级与落地。其强调管理变革是必然动作,对各业务短期呈现不同影响。

  对于言辞中所提到的“管理变革”的具体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向华熙生物方面求证未果。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主战场”应该是研发板块。

  今年3月初,枝繁繁在一则视频中回顾了与“夸迪”的成长历程,并官宣了自己的离开,她说“2000个日夜,要怎么说再见呢”。当时关于外界的种种猜测,枝繁繁曾回应“我们创始人集体被离职”;也有声音称,原“夸迪”团队早在年初已经悉数离开,现在接手的是新团队。

  变动不止于此。

  4月末,华熙生物公告宣布,公司副总经理刘爱华、原核心技术人员栾贻宏均不再直接负责研发相关工作,核心技术人员王勇志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同月初,原核心技术人员马守伟辞职。

  公开信息显示,刘爱华、栾贻宏均拥有超过20年的透明质酸相关行业从业经历和丰富的研发经验;王勇志则拥有20多年的食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品类产品的开发经验,离职前担任食品研发上海分中心总经理;马守伟离任前担任上海研发中心功能性护肤品开发总监,曾打造润百颜HACE次抛精华液。

  另外记者还注意到,近年来华熙生物研发人员数量不断增长,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571人、827人、926人,但平均薪酬却不断下滑,同期分别对应26.29万元、22.94万元、20.61万元。

  这些情况也令外界疑惑,华熙生物究竟将研发摆在什么样的位置?核心技术人员的相继出走又会引发怎样的蝴蝶效应?

  记者:吴典

  编辑:孙婉秋

  责任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

销量连续六年下滑后,上汽通用被曝停工、裁员

宁德时代辟谣“896”工作制,员工反驳:传闻属实

茅台大跌,谁的锅?

5亿税款尚未补缴,博汇股份宣告“躺平”

原始股东集体撤资,茶颜悦色上市成疑

AI加持,光伏全面出海仍可期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strong> 应对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strong>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该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完)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表示,新冠病毒感染恢复过程需要一些时间,要循序渐进过渡,保证足够的耐心。康复期保证营养对恢复患者体力有着重要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2022年,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120万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放在全球视野下看,中国这一年的成绩尤为可贵。这一年,环顾世界,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回潮,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并不太平。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迎难而上,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宝贵确定性和稳定性。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近年来,头屯河农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鼓励传统农业从生产型向生态型、休闲观光型和旅游度假型转变。投资3000万元建成占地500亩的设施农业基地,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培育温室92座,涵盖多肉、花卉、绿植等1400余个品种,着力打造集花卉培育、种植、观赏、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花卉“彩云之乡”。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程景伟

林于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