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发现“曲周侯印”封泥 揭秘两千年前保密技术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21 06:20:27

  中新社邯郸1月26日电 (赵丹媚 王天译 刘昆) 曲周博物馆馆长、河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李治山26日透露,该馆文物管理人员近日在搜集散落民间的文物时,发现一枚“曲周侯印”封泥。该封泥的发现,不仅揭秘两千年前文件保密技术,也为寻找曲周侯国的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

  “封泥,又称泥封,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即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李治山说,新发现的这枚封泥保存较为完好,呈不规则圆形,最大直径42毫米,厚6.4毫米,重8.9克,材质为陶土,正面印有“曲周侯印”四个清晰汉字。

  李治山说,“曲周侯印”意思是曲周侯的印章。据史料记载,曲周侯是西汉开国功臣郦商的封号,他统治的区域称为曲周侯国,故地大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东北部一带。曲周侯国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至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废止,后改为曲周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这枚封泥背面留有麻绳打结痕迹,这是封缄竹木简时留下的痕迹。”李治山说,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文书、信件多写在竹木简上。寄送时, 古人用麻绳捆绑竹木简,然后于绳子打结处封上特质泥团,并加盖印章,以防止文书、信件或情报等在传递途中被人偷看。因此,封泥也是中国较早的保密技术手段,在秦汉时期最为流行。

  曲周县文化馆馆长霍增月说,这枚封泥是曲周县第一件标注有“曲周侯”字样的文物,为下一步寻找西汉所置曲周侯国的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提到,卤味食品的涨价,既有被动式的成本上升的影响,也有企业主动拉升利润的一个策略。但是,无论是怎么样的一个原因,涨价对企业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帮企业挽回一些利润,可消费者却不大接受,建议企业在涨价之前一定要做好全方位的评估。

  而今,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升级。

  经历了红粉菌事件,李向文把科技种菇这件事琢磨透了,想法很明确:农业一定要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干出点名堂。他恳切地对侯桂森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需要升级,咱就升级!全听您的!”

  此外,根据证券时报记者获取的券商一份调研数据显示,有24家上市银行接受了2023年信贷新增投放计划的调研,其中2023年信贷投放增量比上一年多的有10家银行;有6家银行在增量绝对额上要求2023年信贷投放增量同比持平2022年;另有3家银行以新增信贷同比增速来设定投放目标,要求新增信贷增速不低于2022年。

  “为了脱贫,阜平人可真是想尽了办法!”父亲说道:“这几年,他们引进技术,改良品种,进行公司化运作,种出了不少好水果。苹果、樱桃、黄桃、梨子,从这片土壤里长出来,都好吃得很!靠着种果树,村民们挣了不少钱。”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

蔡德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