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让“花经济”持续盛放

来源: 宣讲家
2024-06-20 09:08:20

  作者:金松月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春日已至,各地独具特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正是游客赏春踏青的好时节。西藏林芝的山谷桃花、武汉的樱花雨落、北国的杏花片片、江南水乡的金黄油菜花田……伴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花经济”发展势头正盛。根据文旅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清明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周环比增长超200%;假期赏花游的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上涨超6倍。

  人们对漫山花海心向往之,源于其对疲惫心灵有减压奇效。近期“公园20分钟”效应刷屏网络,侧面印证了人们从被动“精神内耗”的状态到主动“精神内补”的诉求。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疗愈时刻”。赏花不仅提供了情绪价值,也为不少地方致富增收带来了发展机遇。

  除此之外,“花经济”的文化附加值亦值得挖掘——武汉大学的樱花名声远扬,离不开学校的学术底蕴与悠久历史;婺源的油菜花田掩映之间,白墙灰顶的徽派建筑别具一格……赏花之外,人们赏的更是其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历史名人、特色文化。以花为媒,以文化内涵为内核,从物质消费升级到精神品味,“花经济”便有了深耕厚植的基础,与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乱花渐欲迷人眼”,赏花同质化、单一性、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也可能成为制约“花经济”长期发展的原因。规避市场疲乏与花期单一,需做好花卉品种挑选、花期合理规划、创新花卉品种等一系列文章,对于园林景观进行不同季节的延展性创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拓展“花期”。同时,因不少花田在乡间田野,因此做好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质量,让“头回客”成为“回头客”,也会使“花经济”常开不败、年年常新。

  等闲识 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乐见“花经济”成为春节游之后再一次的消费“小阳春”,同时也希望充分释放一朵花的潜力,提高游客体验,让“一时春”能够成为“四时春”。(金松月)

  据央视新闻报道,1月28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后首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计划执行航班761架次,预计旅客吞吐量11.5万人次。1月21日(除夕)至1月27日(正月初六),春节七天假期,大兴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65.6万人次,执行航班4683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9.38万人次,日均执行航班669架次。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抓住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机遇,创新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高增长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经济”。当下,面对百年大变局、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大变动,易炼红表示,“我们必须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与时俱进推动浙江经济、国内浙江人经济、海外浙江人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发展,加快向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加快由贸行天下向产行天下、智行天下跃迁,加快向制度型开放拓展,打造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

  “这起案件说起来特别有意思,当我们和失主联系时,她都不知道自己丢了钱……”

  春秋时代影业董事长、出品人吕建民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看到春节期间电影市场回暖感到非常兴奋。“春节档票房取得了历史第二的好成绩,这是一个行业复苏的标志。目前我身边很多从业者明显忙碌了起来,近期也有许多优秀影片拿到了公映许可证,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希望从春节档开始,中国电影能够有更多更好的影片出现。” (中新经纬APP)

  澳门求学的生活,几乎都符合许艺的预期。她也是在珠海租房子,中午12点多的课,她一般早上10点起床,10点半从家出发,租的房子离口岸近,过了关再坐公交车到学校。

  一个城市的智能建造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包含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实施3个模块,涵盖调研、策划、生产、安装、运维以及拆除在内的全过程。

杜得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