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文化名家到访呼和浩特 推动文艺交融交流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6 05:27:14

  “下飞机的那一刻,呼和浩特的繁华让我耳目一新。”作为此次蒙古国文化名家代表团的团长,蒙古国戏曲家协会秘书长白格丽玛抵达考察首站呼和浩特时不禁感叹。

  白格丽玛是中蒙文化交流工作的老朋友,对中国有着独特的情感。“这让我想起1989年,我第一次带着蒙古国的流行音乐、摇滚乐团来到呼和浩特参加蒙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35年间,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两国间的情谊却一直深厚。”这几十年间,白格丽玛曾多次往返蒙古国与中国,推动两国间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交融交流。

  从第一次两国合作制作的文艺电视栏目,到连续几年两国青少年互访……对于蒙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白格丽玛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蒙古国文化名家们还将赴素有“孔孟之乡”之美誉的山东省,参访蓬莱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文化 场馆。

  蒙古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扎尔格勒赛罕对这次中国行充满兴趣,“我们从事的工作非常有趣,记录多彩的中国并带回国是令我非常激动的一件事。”

  这次来中国,扎尔格勒赛罕与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主席乌拉汗不谋而合的是,双方约定搭建一个两国摄影家交流的平台,举办摄影展互换双方摄影作品进行展览。“让两国人民更加形象地了解对方。”

  此次交流活动中,中蒙双方就共同开展演艺、影视、文博、非遗等多领域的交流活动达成共识。

  2002年,穆山的父亲在工作时突发脑梗,虽然抢救了回来,却再也无法回到自己战斗过的岗位。“有一次,我看到父亲一个人在房间里,把他的奖章、证书都摆了出来,一边擦奖章,一边擦眼泪。我知道他心有不甘,还想继续战斗,这个愿望我必须替他完成。”真正接过父亲手中的枪,他才知道国安警察肩负的责任有多重,使命有多光荣。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制作:刘杰、王宇峰、朱田恬

  春节临近,漳州市区张灯结彩,街上挂起了红灯笼、中国结、福字,让库鲁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他说,中国人很喜欢红色,红色在泰国代表了“lucky”(幸运),他也很喜欢红色。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6.3万个,较2012年底增长320%。农业农村部近期还将“五常大米”等75个品牌纳入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王珊珊说,在武汉常听街坊说,“你屋里穿不下的衣服,留给我屋里”,这是“中国式”的stooping。在她看来,旧物循环交换,是互助,也是温暖,更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他腰部受伤,成绩开始下降。在泳队“混”了两年日子后,他决定离开,换条人生赛道。退役后,他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把公务护照上交,申请了因私护照。他去日本旅游、在家养猫,夏天去游泳馆做兼职教练。

白姿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