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股民维权月报|15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 北京文化27名股民一审获赔近390万元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04 16:23:59

  15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均涉嫌信披违规

  据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统计,5月共有15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其中多家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年报被立案。

  5月8日晚,东旭蓝天、东旭光电、ST华铁、威创股份、*ST越博、普利制药、ST三盛、ST易联众密集发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次日晚间,*ST文投也因信披违规被立案。

  5月16日,ST华微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此前,据厦门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1年至2022年期间,盛屯矿业在与有关客户开展钴湿法冶炼中间品销售业务中,货物交付给相关客户时控制权并未实质转移,公司在交付时即确认收入,会计处理不准确。上述事项导致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有关财务信息不准。

  多家公司领罚单 *ST中利董事长被罚1500万元

  5月,随着监管的深入调查,多家被立案公司违规细节付出水面。

  5月12日,特发信息、海峡创新发布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对此,江苏证监局决定对ST南卫及实控人李平和财务总监项琴华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0万元、450万元、90万元罚款。

  此外,ST中泰、国瑞科技、*ST富润、ST奥康、世龙实业、ST 华铁、ST摩登、鼎信通讯8家上市公司在5月份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罚单最终落地。

  5月10日,ST摩登、ST华铁披露公告称收到监管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ST华铁还收到《市场禁入决定书》。

  除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外,诉讼时效也是股民索赔需关注的重要信息。

  比如,目前“五一”、端午节假将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4月20日就公开通报了10起典型问题,包括了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远良,河北省廊坊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大厂回族自治县委原书记谷正海,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原党委书记、总队长陈军等多人。

  一天前,申军良给两名案犯写了一封信,希望对方家属能够转达。信中写道:“从2005年1月4日,申聪被你们入室抢走的那一刻,到今天已经是18年3个月零22天。我对你们一直是愤怒,曾也无助,被你们带走的这3个孩子的家庭,仍然在痛苦中挣扎,最后的善良留给他们好不好?”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2022年4月8日至6月2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之后不到两周,张务锋于6月15日官宣被查。同年12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开除其党籍和公职。

  在4月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介绍通话的有关情况并强调,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一直在为和平发声,为和谈尽力,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中方立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中方将继续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蔡宜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