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期待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来源: 中华网
2024-05-10 18:14:27

  【光明时评】

  作者:侯金亮 王贵江(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分中心研究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研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在未来科学大奖等奖项的获选名单中,既有“40后”“50后”,也闪现“80后”“90后”的身影……在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大展拳脚、加速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力量。

  让青年科技人才在新赛道上跑得更快更稳更远,还需要在完善体制机制上来真把式,持续破除影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障碍;在营造更好发展环境上下狠功夫,让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搭好梯子,为青年科技人才铺好前路。摒弃“帽子”思维,破除“四唯”现象,推进事务性减负,让青年人才可以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心无旁骛投身科研。持续健全考察激励机制,不拘一格科学用人,优化考核标准,不断畅通青年人才成长通道、拓宽发展空间。营造灵活开放的人才环境,加快搭建和完善重大科创平台,支持其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让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尽情绽放。比如,广西在科技计划中持续设置“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近3年累计下达三类项目700多项、资助经费近8000万元;在八桂学者项目中设立八桂青年学者岗位,将优秀青年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计划培养,给予连续3年稳定的经费支持。不断完善的资助体系和持续加大的培养支持力度,赋予了青年科技人才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更好潜心研究、成长进步。

  厚植人才创新创造的沃土,还需要关心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急难愁盼”,切实帮助该群体解决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在学习培训、合作交流、心理健康等方面做好保障,增强他们甘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的定力和底气。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需要大批有胆识、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之奋力奔跑。让我们共同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便利的科研条件,创造更优越的成长环境,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用、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台湾三立新闻网称,九鹏基地因地处恒春山区,因多次进行导弹演训任务相当神秘,但爆炸事件也并不是第一次传出。早在2022年7月,在进行火药销毁作业时就曾发生爆炸并窜出大量黑烟,引起附近居民议论。

  黄平至今还记得被困的同事里一名小伙子说过的话。救援时,这名小伙子护送着孕妇和孩子等其他同事先离开,他最后才走。眼看着水位不断升高,他说当时自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赵明告诉中新经纬,目前,市区很多地方处于停水、停电、停气的状态,他的手机也快没电了。“目前市区里的洪水正慢慢退去,不过还没收到来水来电的通知。”

  随着水位上升,码头镇多个村子出现了道路被淹没的情况。丁道师称,他亲眼见一辆SUV在通过某条道路时,洪水逐渐从仅没过车轮到没过后视镜,整个过程约十几分钟。“我离开的时候转了好几个路口,有几条路已经被淹了。我后来是找到了一条积水还没那么深的道路,最后冒险通过了,差点就陷进去。”

  比如美方召唤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美、蒙还重提什么“蒙古的第三邻国”概念云云。就是在这次访美期间,奥云额尔登竟然送上大礼包——

  镇上把一些小学设置成了安置点,为避难民众提供食宿。转移出来的人,大多都在安置点,没有转移出来的,还在房顶或者某个高地等待救援。

陈均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