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江流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3 03:52:59

  中新网广州6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2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周边的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

  其中,2023年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等,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露天遗址,也是目前广东境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古遗址。2014年4月至8月,当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出土近400件石制品。考古人员根据地貌部位、地层堆积与文化面貌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推断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上、下文化层的整体年代可至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0万至80万年。

  磨刀山遗址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广东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称,围绕早期岭南探源工程设定的课题目标,接下来5年至10年磨刀山遗址要持续开展田野考古调查。该研究所将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古地质、古地貌、古环境的研究,为复原几十万年前的远古历史和

  此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据悉,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提出,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等三个重大课题。(完)

  去年,紫光园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的自有供应链工厂在平谷投入生产。同时,还将计划提供代加工服务,带领赛道内的企业共同发展。“作为清真食品企业,我们始终秉持着健康、绿色理念,工厂加工好的产品立刻配送到门店,更好地保证品质。”艾佳说。(实习生王曦泽对本文亦有贡献)

  “大家坐在一起办公,拉近的不仅是时空距离,也是心理距离。现在我们互通消息就扭扭头、拍拍肩膀、喊一嗓子,再不用为了传递资料东奔西跑。作业效率大大提升。”值班站长赵胜军骄傲地说。

  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日前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在治国理政方面,儒家的基本主张是“礼、乐、刑、政”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强调“德主刑辅”。他认为,治理的关键在人,人的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制度和法规的制定、修改、执行至关重要,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补充,“为政以德”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大同市、忻州市、晋中市、山西省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山西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省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党委统战部有关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完)

  马斯明有两个梦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绍兴2月9日电(记者 项菁)俗话说,每逢春节“胖三斤”。今年春节假期刚过,人们尝遍美味的同时,也难逃“长膘”。为了燃脂塑形、保持好身材,浙江大量民众开启节后运动健身模式,通过瑜伽、打球、撸铁、走路等方式充分“燃烧卡路里”。

李胜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